[发明专利]提高带钢表面酸洗质量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481433.2 | 申请日: | 2016-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4173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23 |
发明(设计)人: | 陶登国;李晓林;宋艳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3G1/08 | 分类号: | C23G1/08;B24C1/08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5 | 代理人: | 刘锋;田菁 |
地址: | 2019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提高 带钢 表面 酸洗 质量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高带钢表面酸洗质量的方法,包括:在所述带钢进入抛丸机之前检测所述带钢的表面的单位面积上氧化铁皮的比例Ψ1;根据所述氧化铁皮的比例Ψ1控制所述抛丸机的抛投的抛丸量Pq和抛射速度Pv;根据所述氧化铁皮的比例Ψ1控制酸洗槽中的酸洗流量F。本发明的提高带钢表面酸洗质量的方法,在抛丸、酸洗前采用表面缺陷检测技术对带钢表面的氧化铁皮的情况进行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对抛丸、酸洗工序进行实时控制调整,从而保证酸洗后板面质量的均匀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冶金工业中的抛丸酸洗技术,特别涉及一种提高带钢表面酸洗质量的方法。
背景技术
为获得高表面质量,热轧及常化退火后的带钢在冷轧轧制前需要去除来料带钢表层的氧化铁皮。抛丸、酸洗是目前用来去除带钢表面氧化铁皮的常用技术。
对于退火酸洗连续生产工序来说,酸洗后的表面质量及酸洗作业效率既受前工序来料氧化铁皮的结构和分布的影响,也受本工序酸洗工艺参数如酸洗介质、酸液浓度、酸洗温度、酸洗流量以及酸洗速度的影响。一般情况下,连续退火酸洗机组的生产速度是恒定的,酸液浓度及酸洗温度由于调整时间长,基本上也是固定的。因此,酸洗后的表面质量主要取决于来料氧化铁皮的结构及分布情况、抛丸工艺及酸洗流量。
来料氧化铁皮的结构和分布情况受带钢的热轧生产工艺如带钢的化学成分、加热炉的热值、在炉时间、高压水除磷、终轧温度、卷曲温度、层流冷却等综合因素的影响,同时也与常化退火工序中的炉内气氛、炉温、水冷速率等因素有密切关系。显然,众多的影响因素中若有一个或多个出现波动都将会导致来料氧化铁皮的结构及分布发生变化。即,来料氧化铁皮在带钢长度方向及宽度方向的结构形式是不一样的,其分布也是不均匀的。
目前退火酸洗的生产工艺控制中对于同一钢种的不同钢卷及同一钢卷的不同位置均采用相同、固定的抛丸、酸洗工艺,并没有考虑带钢在不同位置氧化铁皮的差异。带钢酸洗后的板面欠酸洗、过酸洗、色差等缺陷同时存在,不仅板面质量不均匀,而且生产过程中的丸粒消耗、酸耗也较大。
当热轧钢卷氧化铁皮结构及分布发生变化时,抛丸、酸洗中可变的工艺参数不能根据来料的波动做动态的调整,导致带钢酸洗后的板面欠酸洗、过酸洗、色差等缺陷同时存在,且不同钢卷以及同一钢卷不同位置的表面质量的差异明显;对于同一钢种的不同钢卷及同一钢卷的不同位置均采用相同、固定的抛丸、酸洗工艺也不利于丸粒消耗及酸耗的控制,增加了浪费也加剧了环境的污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带钢表面酸洗质量的方法,基于表面缺陷的检测来调整抛丸和酸洗工艺的参数,从而实现稳定、均匀的酸洗,保证酸洗后带钢表面的质量的均匀性。
本发明的提高带钢表面酸洗质量的方法,包括:在所述带钢进入抛丸机之前检测所述带钢的表面的单位面积上氧化铁皮的比例Ψ1;根据所述氧化铁皮的比例Ψ1控制所述抛丸机的抛投的抛丸量Pq和抛射速度Pv;根据所述氧化铁皮的比例Ψ1控制酸洗槽中的酸洗流量F。
进一步地,该方法还包括:在所述酸洗槽的出口处检测所述带钢的表面的单位面积上氧化铁皮的比例Ψ2;根据所述氧化铁皮的比例Ψ2对所述氧化铁皮的比例Ψ1进行修正。
优选地,所述根据所述氧化铁皮的比例Ψ1控制所述抛丸机的各个抛投的抛丸量Pq和抛射速度Pv包括:根据如下公式计算所述抛丸量Pq:Pq=K1+3152Ψ1-4080Ψ12+1969Ψ13;以及根据如下公式计算所述抛射速度Pv:Pv=K2+253.7Ψ1-405.7Ψ12+209.6Ψ13,其中,K1和K2均为常数,且180≤K1≤200和18≤K2≤2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48143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