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Y型跨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0480671.1 | 申请日: | 2016-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977868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5 |
发明(设计)人: | 刘万东;吕超英;侯东红;高晓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送变电建设有限公司;国家电网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1/02 | 分类号: | H02G1/02 |
代理公司: | 郑州联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41104 | 代理人: | 王聚才 |
地址: | 450051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跨越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跨越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Y型跨越装置。
背景技术
特高压工程建设在我国已进入全面快速发展的新阶段,由于其输电距离远、区域跨度广,因此在工程线路施工中会经常遇到跨越铁路、公路、高压线路或高铁线路的情况,且呈现出跨越高度越来越高、跨越次数越来越多、工况越来越复杂等特点。尤其是在跨越高铁施工时,白天高铁运行期间禁止施工,只能在夜间天窗时段作业,作业时间短,安全性要求高,施工技术难度大,这对线路跨越施工作业方式、作业时限和施工安全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目前输电线路施工跨越装置形式主要有毛竹,木杆或钢管跨越架、无跨越架承力索封网跨越、吊车悬挂横梁跨越和专用跨越塔四种形式,其都普遍存在施工工作量大,周期长,费用高和安全隐患大等问题。特高压工程施工过程中往往需要跨越高铁、电力线路等特殊设施,由于被跨越设施的特殊性,对施工安全可靠性要求较高、最大限度地减少被跨越设施的影响同时还要提高跨越施工效率,而目前的输电线路施工跨越装置无法满足此跨越施工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为解决现有技术中输电线路施工跨越装置无法满足特高压工程施工过程中对高铁、电力线路等特殊设施跨越施工要求的问题而提出了一种Y型跨越装置。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Y型跨越装置,用于输电线路的架设,以输电线路的走向方向为前后方向,包括基座、立柱、左支臂和右支臂,在基座上对称设有多个拉地线锚耳,所述立柱的下端与基座铰接,所述立柱由多个标准节自下而上依次连接而成,在立柱的上端四周设有多个所述拉地线锚耳,所述左支臂和右支臂的下端对称铰接在立柱相对应左侧面和右侧面的中上部,在左支臂和右支臂的上端部均设有所述拉地线锚耳、承重索导向轮和支臂拉索;在立柱的顶端固定有倒梯形支撑框架,在倒梯形支撑框架的左上端设有左滚轮,在倒梯形支撑框架的右上端设有右滚轮,在倒梯形支撑框架的中间设有左导向轮、右导向轮和所述承重索导向轮;所述左支臂的支臂拉索自由端依次穿过左滚轮和左导向轮伸向下方锚固在地面上,所述右支臂的支臂拉索自由端依次穿过右滚轮和右导向轮伸向下方锚固在地面上。
优选的,在倒梯形支撑框架的顶部转动连接有水平设置的辊筒,所述辊筒的轴线与左右方向平行。
优选的,当左支臂和右支臂向上转动到所需角度时,左支臂和右支臂的上端部与倒梯形支撑框架之间均连接有加强拉杆。
优选的,在基座上螺栓连接有铰接支座,在铰接支座上通过第一销轴转动连接有摆片,所述摆片通过第二销轴与立柱的底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销轴的轴线和第二销轴的轴线垂直。
本发明所具有的有益效果为:现有的国内单立柱最大遮护跨度只有6米,由于本装置的左支臂和右支臂可以伸展其跨度可达12米;立柱可通过增减标准节的个数来调节高度操作便捷其高度可达50米;当输电线掉落时首先与封顶网接触,然后与辊筒接触进一步滑落到封顶网底部提高了本装置的高冲击性,从而实现了一种立柱数量少、跨度大、安全性高、更加经济实用的Y型跨越装置。
附图说明
图1为基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立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倒梯形支撑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左支臂和右支臂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使用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送变电建设有限公司;国家电网公司,未经河南送变电建设有限公司;国家电网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48067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