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设备及投影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465497.3 | 申请日: | 2016-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054501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07 |
发明(设计)人: | 崔巍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3B21/00 | 分类号: | G03B21/00;H05K7/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尚伦律师事务所11477 | 代理人: | 代治国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海淀区清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设备 投影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通信及计算机处理领域,尤其涉及设备及投影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机顶盒、电视、空调等电子设备已普遍使用。这些设备在工作时都会产生热量。所以,在设计这些设备时,往往都会散热格栅,以帮助设备散热,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为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公开提供一种设备及投影方法。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设备,包括:
背板,包括:
散热孔;
液晶显示板,液晶显示板的显示面朝向散热孔;
处理器,与液晶显示板连接,用于控制液晶显示板的显示。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在散热孔后方添加液晶显示板,使液晶显示板显示的图像通过散热孔显示出来。增加了设备的显示面积,也增加了散热孔的功能,提高了散热孔的利用率。
液晶显示板与散热孔保持预设的距离;和/或
液晶显示板的长或宽小于对应的散热孔的长或宽。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使液晶显示板产生的投影可以穿过散热孔并完整的显示出来,并且不影响散热孔的散热效果。
所述设备还包括:
可旋转部件,与液晶显示板和处理器连接,用于在处理器的控制下带动液晶显示板旋转。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可旋转部件,使液晶显示板可以根据处理器的命令旋转,使液晶显示板产生的投影的位置移动,增加液晶显示板产生的投影的显示位置,方便用户观看。
背板至少覆盖设备的背部,散热孔靠近设备顶部或底部;或者
背板至少覆盖设备的顶部、背部和底部,散热孔位于设备顶部或底部;或者
背板至少覆盖设备的顶部、背部和底部,散热孔位于设备顶部与背部的连接处,或散热孔位于设备底部与背部的连接处。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不同位置的背板,对应着不同位置的散热孔,散热孔的位置均能使液晶显示板产生的投影显示出来,并可以满足预设的投影大小,方便用户观看。
液晶显示板与散热孔存在预设的夹角。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液晶显示板与散热孔之间的夹角,可以使液晶显示板产生的投影不被设备遮挡,方便用户观看液晶显示板产生的投影。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投影方法,包括:
获得左右翻转的显示内容信息;
将左右翻转的显示内容信息传输给液晶显示板,以便液晶显示板显示左右翻转的显示内容信息,并将显示的光透过散热孔投射到外部。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通过液晶显示板将显示的光透过散热孔投射到外部显示,实现了透过散热孔进行投影,增加了设备的显示面积,也增加了散热孔的功能,提高了散热孔的利用率。
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距离信息;
根据所述距离信息计算出液晶显示板与散热孔的夹角;
将所述夹角发送给可旋转部件,使可旋转部件带动液晶显示板旋转到所述夹角。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设备到墙的距离影响到液晶显示板向墙进行投影时的清晰度,接收距离信息,并根据距离信息计算出液晶显示板与散热孔之间所需的夹角,并通过可旋转部件带支液晶显示板旋转到所需的夹角的位置,使液晶显示板向外的投影可以清晰的显示,方便用户观看。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投影方法,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
获得左右翻转的显示内容信息;
将左右翻转的显示内容信息传输给液晶显示板,以便液晶显示板显示左右翻转的显示内容信息,并将显示的光透过散热孔投射到外部。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图1a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设备的剖面结果图。
图1b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设备的后视图。
图2a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设备的剖面结果图。
图2b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设备的后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46549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