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由湍流混合技术在审
申请号: | 201610464659.1 | 申请日: | 2016-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197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9 |
发明(设计)人: | 赵清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清林 |
主分类号: | B01F5/00 | 分类号: | B01F5/00;B01F3/08 |
代理公司: | 北京久维律师事务所11582 | 代理人: | 邢江峰 |
地址: | 300203 天津市滨海新区***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由 湍流 混合 技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混合装置,特别涉及一种自由湍流混合技术。
【背景技术】
在许多工业生产过程中,在石油化工、精细化工、日用化工、制药、食品、环保、造纸、涂料等行业中,对一些高粘度固体废物如:中性硅酮胶、酸性硅胶、聚硫中空玻璃胶、结构胶、密封胶等的处理,采用集中临时存贮,集中进行监督销毁的方法。这种方法需要设置专用而且安全的临时储存场所,而临时储存会带来异味,影响到企业环境,另外集中对此类高粘度固废销毁,会造成人力和物力的大量浪费,同样存在环境破坏的危害,大部分的有浆搅拌混合技术做功部件内置与混合液体整体联动,生产时作业噪音达,耗能高,被混液体形态单一,混合效果效率均不理想,而且效率低,能耗大,受工作环境及自身因素的制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由湍流混合技术进行生产过程中进行混合装置,通过实现无浆混合作业改变了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 达到效率高噪声小实用范围广的特点,从而简单方便的进行自由湍流混合搅拌。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1一种自由湍流混合技术,包括做功部件与作业主体,所述作业主体为主体容器;所述主体容器与作业主体之间为一点对多点设置模式,这种模式实现了无浆搅拌的混合,改变了现有的技术模式;所述混合作业改变了混合介质在单击内形成多状态混合形式,最终达到自由湍流混合的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自由湍流混合技术实现了无浆混合。
进一步地,所述发明适合各种状态的介质混合,更适用于压力大小,有无腐蚀性状态的混合。
进一步地,更容易实现对联机自动控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作业时整机运行无振动,晃动,无噪音。
2、做功部件拆卸容易便于清洗维修和修理。
3、适应性强,可用于人和中低粘度液相介质的混合,从卫生指标要求苛刻的医药行业,食品饮料行业到作业条件恶劣的化工行业,包括腐蚀性强挥发可燃性与易燃易爆液相介质的混合。
4、能适应高温有压以及真空的生产环境下作业。
5、做功部件与现有容器设备匹配性强,能与多种容器向匹配作业。
6、与同体积机械搅拌混合设备相比,其空间高度优化三分之一,优越性强。
7、做功部分一点可与作业部分多点进行单机组合配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自由湍流混合技术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自由湍流混合技术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图中:1-湍流引料器,2-紊流泵,3-自由湍流发生器,4-主体容器。
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自由湍流混合技术,其特征在于:包括做功部件与作业主体,所述作业主体为主体容器4;所述做功部件包括湍流引料器1,所述湍流引料器1设置在作业主体的外端。所述湍流引料器1的外端设有紊流泵2,所述紊流泵2设置在湍流引料器1的上部;所述湍流引料器1的外端设有自由端流发生器3,所述自由端流发生器3与湍流引料器1设置在同一水平面上。
本发明一种自由湍流混合技术,被混合戒指在主体容器4内,电机2启动紊流泵2做功,主体容器4被混合介质通过湍流引料器1形成湍流缓和状态被吸入到紊流泵2工作腔内进行紊流混合后,混合介质推入自由湍流发生器3内,做更进一步湍流混合,再推入主体容器4内,形成自由湍流混合。整个复合混合过程便是自由湍流混合做工的原理。
其中,所述做功部件与作业主体之间匹配度高,所占空间面积小,作业时不会产生噪音和晃动。
其中,所述作业主体可以对做功部分实现一点对多点外置。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清林,未经赵清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46465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