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稻种植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610456997.0 | 申请日: | 2016-06-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3529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1 |
| 发明(设计)人: | 武玉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玉刚 |
| 主分类号: | A01G22/22 | 分类号: | A01G22/22;A01G25/00 |
| 代理公司: | 佳木斯市华镕专利事务所 23204 | 代理人: | 吕凤云 |
| 地址: | 154451 黑龙江省佳木***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稻 种植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稻种植方法,它是以双峰大垄垄沟灌排,全程机械化耕种管理的水稻种植方法,改变常规的水稻种植田的地形结构,农业机械利用大垄的垄沟进行水稻田间行走,全田全程机械化耕种管理,小垄台苗带宽窄行种植,机械行间中耕除草和追肥,垄沟内灌排,垄面无水,耕层足墒,通过多项措施的综合应用,可争抢积温,加快水稻生育期进程,节约用水,提高水的利用率,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实现安全成熟,种植出优质高产的水稻。
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水稻种植方法,具体是应用双峰型大垄寒地水稻进行全程机械化的整地播种和田间管理。在垄沟内排灌进行用水管理的水稻种植新技术。
背景技术:在水稻传统的平池、淹水、水直播或育苗插秧种植模式的基础上,为了提高肥水管控水平,出现了水稻旱整地垄体施肥插秧栽培技术,为了降低水稻种植成本提高水稻品质,出现了水稻旱直播技术,以及水稻旱播喷灌或滴灌种植技术,水稻垄作全程机械化种植技术目前还没有相关的资料和报道。通过生产实践,目前这些技术还不能完全解决水稻种植管理中的一些问题,还存在以下缺点和不足:1、育苗插秧栽培在苗床土和摆盘、大棚管理、起苗、插秧、补苗等阶段人工投入大,后期田间管理由于田间机车行走困难,撒肥、喷药等作业只能靠人在水田里行走来进行或者在池埂上操作,不但效率低、精准度差,而且直接接触农药化肥和冷凉池水,会对种植者身体造成伤害。2、水稻起垄插秧作业,由于采用的是小垄,镇压后要求垄宽65cm、垄高3-5㎝、垄顶宽22-25cm,垄不够高,灌水管理时对土地的平整程度要求高,全田灌水垄台增温幅度低,垄台不够宽,机械插秧行距25-27厘米,苗带不能插在垄面上。3、水稻旱直播平播灌排溉采用跑马水,不同地段位控制不精准,低洼积水地段出苗保苗困难,水分大的田块和播种季节降雨多的年份播期和播种质量没有保证,行距窄,机械行走压苗不能进入田间进行除草和喷药等管理,积温不够不能安全成熟。4、喷灌和滴灌种植水稻,设备投资和运行成本较高。5、施肥,插秧淹水种植追肥只能通过表面撒施,不能苗侧土内追肥,现有旱播种植肥料一次性施入不能追肥,肥料供应不及时而且利用率低。
发明内容:本发明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背景技术存在的不足,为寒地水稻提供一种能够促进安全成熟和实现优质丰产的全程机械化水稻种植技术,寒地稻区是指冬季冻土层超过1米以上,无霜期较短的水稻种植地区。本发明是以双峰大垄垄沟灌排,全程机械化耕种管理为特征的水稻种植方法。
1、使用垄体上部有两个驼峰型垄台的大垄,垄体宽120-135厘米,大垄沟深10-15厘米,宽35-40厘米,顶部两垄台每个宽30-35厘米,垄上小垄沟深3-5厘米,水稻植株地上部分终生在水面以上生长;2、全田全程机械化的整地、播种、施肥、施药、中耕、追肥、除草耕种管理方法;3、在垄沟内根据叶龄需水时期进行灌排水,垄台无水,耕层足墒,不建立全田水层的用水管理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玉刚,未经武玉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45699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