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易维护的管道防护罩装置及其安装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610454888.5 | 申请日: | 2016-06-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889704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7 |
| 发明(设计)人: | 曹泽琛 | 申请(专利权)人: | 曹泽琛 |
| 主分类号: | F16L57/00 | 分类号: | F16L57/00;F16L57/04;F16L58/18;F16L59/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青岛***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维护 管道 防护罩 装置 及其 安装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管道防护领域,具体为一种易维护的管道防护罩装置及其安装方法。
背景技术
管道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面临外部的物理性冲击、腐蚀性工作环境或高温工作环境;这可能会对管道的结构产生不利影响从而影响管道的使用寿命甚至造成安全隐患。为了克服这种缺陷,可以采用防护罩来保护管道。
现有技术中有采用在管道生产车间中即对管道形成防护罩,以免受外界损坏。但是,现有的工业现场中,各种需要防护的管道往往已经安装完毕。而在一些为完成安装的情形中,管道的生产也已经结束而不便于再次进入工厂进行二次加工。因此,需要一种对于管道进行附属性在线安装的防护罩或出厂后安装的防护罩,其能够灵活实现对于管道的防护需要,以适应于各种应用场合的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易维护的管道防护罩装置及其安装方法,其能够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
根据本发明的易维护的管道防护罩装置,用于套设在管道的外部起到隔热防护作用,包括能合并组成圆柱体的作为较大圆缺部段柱体的主防护部与作为较小圆缺部段柱体的盖体部,其中,所述主防护部的底部与所述盖体部的顶部对称地设置有弹性对顶平台管件,所述主防护部的直径方向上相对的两侧对称地设置有弹性夹组件,由此两个所述弹性对顶平台管件能够形成对于所述管道的垂直方向的夹紧,直径方向上相对的两个所述弹性夹组件能够形成对于所述管道的水平方向的夹紧,其中,所述主防护部的开口处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朝向彼此延伸的凸伸部,每个所述凸伸部的内侧端部处设置有圆弧头部,以有利于通过所述开口使得所述主防护部从所述管道的底部而初步套设到所述管道上,并暂时将主防护部承载于所述管道上以防止松脱掉落;每个所述凸伸部的顶部面上设置有两个具有顶部开槽的圆柱形固定槽用以与所述盖体部的两个端面中的对应一个处的两个弹性变形圆柱紧固条配合,所述盖体部与所述弹性变形圆柱紧固条连接处设有第一内螺纹孔,所述第一内螺纹孔内设有螺纹配合连接的第一连接柱,所述第一连接柱与所述弹性变形圆柱紧固条为一整体方便拆装维护,其中,每个所述弹性变形圆柱紧固条的对称面位置处设置有弹性变形容许间隙;其中,每个所述弹性对顶平台管件包括相对设置的管道接合臂以及辅助支撑臂,所述管道接合臂包括与主防护部的本体连接的平台弹性弯曲部、与所述平台弹性弯曲部连接的平台部用以接合所述管道、以及与所述平台部连接的支撑接合倾斜部,所述辅助支撑臂包括与所述主防护部的本体连接的辅助臂弹性弯曲部以及与所述辅助臂弹性弯曲部连接并且用以与所述支撑接合倾斜部滑动配合的倾斜支撑部,由此,当在安装时所述弹性对顶平台管件受到所述管道的顶压作用力而发生弹性变形时,所述支撑接合倾斜部能相对于所述倾斜支撑部发生相对滑动;其中,所述主防护部在所述直径方向上相对的两侧中的每侧上沿纵向方向设置有多个所述弹性夹组件,每个所述弹性夹组件均包括关于直径方向对称设置的两个弹性夹,所述两个弹性夹中的一个为V型弹性弯曲件,所述V型弹性弯曲件的一个支臂与所述主防护部的主体相连,另一个支臂与所述两个弹性夹中的另一个的对应支臂交叉布置从而实现对于所述管道的交叉式支撑接合,所述主防护部与所述弹性对顶平台管件之间连接处和所述盖体部与所述弹性对顶平台管件之间连接处设有均设有第二内螺纹孔,所述第二内螺纹孔内螺纹配合连接有第二连接柱,所述第二连接柱与两个所述弹性对顶平台管件为一整体设置方便拆装维护。
根据本发明,上述防护罩装置的安装方法,首先,将所述主防护部的所述开口朝上,从所述管道的底部而通过所述开口使所述凸伸部借助所述圆柱形固定槽的空隙发生弹性变形从而将所述主防护部安装并承载于所述管道上,然后,通过将所述弹性变形圆柱紧固条插入并配合到所述圆柱形固定槽中而将所述盖体部固定到所述主防护部上,从而利用所述主防护部的两个所述弹性对顶平台管件形成对于所述管道的垂直方向的夹紧,利用直径方向上相对的所述弹性夹组件形成对于所述管道的水平方向的夹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曹泽琛,未经曹泽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45488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