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合家用的小型加湿器在审
申请号: | 201610441893.2 | 申请日: | 2016-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251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9 |
发明(设计)人: | 李程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程 |
主分类号: | F24F6/10 | 分类号: | F24F6/10;F24F1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22405 陕西省宝鸡市***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合 家用 小型 加湿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适合家用的小型加湿器。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一般情况下,温度最能够直接影响人们对生活环境的感受。同样,湿度也会对人们生活、健康造成影响。秋冬季节空气湿度往往较低,而且由于室内空调的广泛使用,很容易导致皮肤紧绷、口舌干燥、咳嗽感冒等空调病的滋生,干燥的环境会导致水分流失,加速生命的衰老。加湿器能创造理想的室内湿度,呵护家人的健康。但是,目前市面上销售的加湿器大多体积较大,不便于携带,加湿效果不佳、范围小,功能单一,不便于推广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合家用的小型加湿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适合家用的小型加湿器,包括上壳体、连通管和下壳体,所述下壳体的顶部设有连通管,连通管的上端延伸至上壳体的内侧中部,且连通管和上壳体为密封固定连接,所述上壳体的内侧底部于连通管上设有通孔,连通管的内侧于通孔上连接有导流管,导流管的下端延伸至下壳体的内侧下部,所述上壳体的顶部配合设有过滤网,所述连通管的正上方于过滤网的下侧安装有抽风扇,所述上壳体的外侧下部还分别设有温度计和湿度计,所述下壳体的内侧底部装设有电加热管,所述下壳体的左侧分别设有控制开关和钟表,所述下壳体的右侧设有把手,所述下壳体上还设有可视窗,所述下壳体的底部还设有脚垫,所述下壳体的底部还设有电源线,电源线的另一端连接有电插头。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上壳体为半球形壳体,下壳体为下部水平的球形壳体。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电加热管为倒“U”形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上壳体的顶部外圈可向上壳体内添加适量的水体,通过导流管可使得水体流入到下壳体内,通过控制开关控制电加热管工作,产生的蒸汽通过连通管排出,并在抽风扇的作用下从过滤网排出,有效面积大,且蒸汽中的较重的水珠可落入到上壳体内进行收集,并通过导流管回流到下壳体内,通过温度计和湿度计可进行温湿度监测,便于观察,通过钟表可进行时间指示,通过可视窗可进行下壳体的水位监测,便于及时补水,通过把手便于对装置进行携带移动。综上所述,该加湿器的外形设计小巧,便于外出携带,不会占用太多空间,加湿效果好,范围大,功能多样,有很高的使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连通管部分的剖视示意图。
图中:1-过滤网,2-抽风扇,3-上壳体,4-温度计,5-连通管,51-通孔,6-把手,7-电源线,8-电插头,9-脚垫,10-导流管,11-电加热管,12-可视窗,13-下壳体,14-钟表,15-控制开关,16-湿度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适合家用的小型加湿器,包括上壳体3、连通管5和下壳体13,所述上壳体3为半球形壳体,下壳体13为下部水平的球形壳体,所述下壳体13的顶部设有连通管5,连通管5的上端延伸至上壳体3的内侧中部,且连通管5和上壳体3为密封固定连接,所述上壳体3的内侧底部于连通管5上设有通孔51,连通管5的内侧于通孔51上连接有导流管10,导流管10的下端延伸至下壳体13的内侧下部。
所述上壳体3的顶部配合设有过滤网1,通过过滤网1可进行过滤和异物阻挡,所述连通管5的正上方于过滤网1的下侧安装有抽风扇2,通过抽风扇2可提升蒸汽的扩散效率,所述上壳体3的外侧下部还分别设有温度计4和湿度计16,通过温度计4和湿度计16可进行温湿度监测,便于观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程,未经李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44189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