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射线理论的起伏地表组合震源波场定向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439285.8 | 申请日: | 2016-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154325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06 |
发明(设计)人: | 巩向博;于晨霞;王升超;韩立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V1/30 | 分类号: | G01V1/30;G01V1/28 |
代理公司: | 长春吉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22201 | 代理人: | 王立文 |
地址: | 130012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射线理论 起伏 地表 组合 震源 定向 方法 | ||
1.一种基于射线理论的起伏地表组合震源波场定向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在起伏地表模型上布置等水平间隔的N个点震源,S1,S2,…,SN;
b、定义任意一个震源作为坐标原点St
t是1—n的任意一个整数,建立水平地表的笛卡尔坐标系x-z;
c、定义定向波场的虚拟波前面,地震波场传播方向与垂直地表方向夹角为θ,称为定向波场传播的方向角,水平地表坐标系下虚拟波前面为z=tan(θ)·x;
d、将坐标原点处震源St的激发延时设为零τSt=0;
e、将组合排列中的其余震源至虚拟波前面的激发延时作为非均匀介质中地震波传播的走时,通过射线理论公式计算;
f、将组合震源中除了震源St的其余震源,按照步骤e依次计算激发延时τS1,…,τSt-1,τSt+1,…,τSn;
g、分别按照计算后的延时参数激发各个震源,通过波场的干涉叠加原理得到定向地震波场。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射线理论的起伏地表组合震源波场定向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e所述的射线理论公式:
1)根据射线理论,波动方程在高频近似情况下,简化为地震波传播时间场函数的程函方程,求解程函方程得到二维情况下S1震源激发时间场函数为tS1(x,z);
2)联立S1震源时间场函数tS1(x,z)与虚拟波前面坐标z=tan(θ)·x,求得S1震源在虚拟波前面处旅行时列表tS1(x,tan(θ)·x);
3)根据费马原理,将上步计算的旅行时间列表求极小值,作为S1震源的激发延时,即τS1=min(tS1(x,tan(θ)·x)),min为取最小值函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439285.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建筑用手持可调变频惯性打桩机
- 下一篇:一种主动式迷宫密封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