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人造板用蜡的生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432983.5 | 申请日: | 2016-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1340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4 |
发明(设计)人: | 孙剑锋;吴颖;孙鹏;王鑫;张晓晖;张志银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10G67/02 | 分类号: | C10G67/02;C10G73/40;C10G73/36;C10G73/42;C10G73/3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人造板 生产 方法 | ||
1.一种人造板用蜡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内容:
(一)加氢:F-T合成产物在加氢催化剂作用下进行加氢,将其中的烯烃和含氧化合物转化为正构烷烃;
(二)蒸馏:将上述经加氢所得产物在蒸馏装置中制取初馏点为260~290℃、终馏点为300~330℃的馏分,作为发汗原料;
(三)乳化:包括以下步骤:
(A1)油相材料制备:以过程(二)蒸馏制取的馏分为原料,加热熔化;加入油溶性乳化剂,搅拌均匀,形成油相材料;
(A2)水相材料制备:将水或盐溶液加热,形成水相材料;所述盐溶液选自氯化钠溶液、氯化钾溶液、碳酸钠溶液、碳酸钾溶液、硫酸钠溶液和硫酸钾溶液中的至少一种;
(A3)乳化液制备:将水相材料在搅拌条件下加入到油相材料中,全部加完后继续搅拌5~60分钟;
(四)发汗:包括以下步骤:
(B1)准备工作:将(A3)过程制备的乳化液装入发汗装置;
(B2)结晶:先以5.0℃/h~80.0℃/h的速率将乳化液冷却至发汗原料熔点~熔点+10℃范围内,再以1.0℃/h~4.0℃/h的速率将蜡层降温至发汗原料熔点以下5℃~20℃的降温终止温度,并恒温0.1~3.0小时;
(B3)发汗:以0.5℃/h~3.5℃/h的速率升温,蜡层达到第一个预定温度并恒温0.1~5.0小时,继续以0.5℃/h~3.0℃/h的速率升温至第二个预定温度并恒温0.1~5.0小时后停止发汗;在发汗过程中强制气流通过蜡层;所述第一个预定温度为目的产品熔点-5℃~目的产品熔点,所述第二个预定温为目的产品熔点~目的产品熔点+5℃;
(B4)精制:目的组分精制后即为人造板用蜡。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油溶性乳化剂选自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两性型表面活性剂、反应型表面活性剂构成的一组物质;油溶性乳化剂的HLB值为1~10,所述油溶性乳化剂的熔点或凝固点低于发汗升温的第一个预定温度。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选自失水山梨醇单油酸酯、失水山梨醇单硬脂酸酯、二乙二醇脂肪酸酯、失水山梨醇单棕榈酸酯、四乙二醇单硬脂酸酯、聚氧丙烯硬脂酸酯、失水山梨醇单月桂酸酯、聚氧乙烯脂肪酸酯构成的一组物质;所述的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选自脂肪醇硫酸酯单乙醇胺盐、烷基聚氧乙烯醚硫酸钠、油酰胺基羧酸钠、烷基苯磺酸钠、N-甲基油酰基牛磺酸钠、丁基萘磺酸钠、琥珀酸酯磺酸钠、顺丁二酸单酯磺酸钠构成的一组物质;所述的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选自苄基季铵盐、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十二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三乙酰胺油酸酯构成的一组物质;所述的两性型表面活性剂选自十二烷基甜菜碱、十二烷基二甲基氧化铵、脂肪烃基咪唑啉衍生物、脂肪酸衍生物、两性型改性环氧乙烷加成物构成的一组物质。
4.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油溶性乳化剂为两种以上表面活性剂构成的复合乳化剂。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盐溶液的质量浓度为1%~30%。
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3)中所述的搅拌速度为50~1500转/分钟,乳化液的制备温度为50℃~80℃。
7.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3)得到乳化液的组成为:发汗原料蜡质量百分数为60.0%~90.0%,水或盐溶液质量百分数为9.9%~30.0%,乳化剂质量百分数为0.1%~10.0%。
8.按照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乳化液的组成为:发汗原料蜡质量百分数为65.0%~84.0%,水或盐溶液质量百分数为15.0%~30.0%,乳化剂质量百分数为1.0%~5.0%。
9.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F-T合成产物中正构烷烃的重量含量为85%以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432983.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环保节能型连续式炼油机
- 下一篇:一种制备塑料加工用蜡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