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角度调整功能之精密滑台在审
申请号: | 201610431290.4 | 申请日: | 2016-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118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6 |
发明(设计)人: | 潘忠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明铁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H1/00 | 分类号: | B25H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博世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11274 | 代理人: | 王晶 |
地址: | 中国台湾彰化***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角度 调整 功能 精密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精密滑台;特别是指一种可微幅精确调整精密滑台一动作相对于底座角度之创新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高科技时代的来临,多种制造加工的处理模式已进入奈米等级,众多精密产品于制程中有更高更严苛的精度要求,例如手机镜头的生产线,其精密定位技术成为必备条件。
精密加工制程中,对位平台(或称对位滑台)为产业界普遍采用的设备;目前对位平台的典型结构形态,主要是在一活动平台与一基座间设置螺杆导动装置,藉此,其运作时能够透过控制螺杆导动装置的其中单组作动或整体同动等方式,达到驱使活动平台位移或转动以调校加工精准度之目的。
对位平台之驱动方式,大致上可区为两种形态:单侧推动以及直接带动。一般而言,单侧推动方式通常都是利用拉簧的恢复力,带动对位平台回复到原来位置,其优点就是造价便宜。然而,分秒必争的作业过程必须不断地快速移位复位,单靠拉簧根本无法跟上机台的速度。再者,拉簧有弹性疲乏的问题,很容易产生复位的误差。其次是直接带动方式,这样的驱动方式虽然可克服前述单侧推动方式,复位速度慢、精密度不佳等问题,然而,却无法有效消除各部件之间所产生的游隙,因此,其对位的精密度仍有改善的空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之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精密滑台。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角度调整功能之精密滑台,其包括一供装设于一支撑面之底座、一以可移动方式装设于底座上之移动座以及一装设于底座上之线性驱动装置;其中移动座上设置为一基准面,且线性驱动装置连设于移动座;当线性驱动装置往复式地牵引移动座时,可带动移动座相对于底座作往复式移动,而改变移动 座相对于底座之角度;移动座伸设有一轴杆,轴杆之端部由内而外依序套设定位有一第一轴承以及一第二轴承;线性驱动装置之自由端部装设有一驱动座;驱动座形成有一凹槽,而第一轴承与第二轴承同时容置于凹槽中;凹槽之两侧分别固设有一第一顶块以及一第二顶块;第一顶块与第二顶块分别反向恒顶抵于第一轴承与第二轴承。
本发明之主要效果与优点,能够通过所述轴承与顶块间特殊的连动关系,而能够在作动之前利用顶块以及相对应轴承间的恒顶推作用,将轴承的游隙移到非作用之一侧,进而轴承之内环与外环能够依序恒顶抵于相对应之顶块,达到提高加工精密度之实用性与进步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之立体外观图。
图2为本发明图1之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之俯视图。
图4为本发明图3之局部放大图。
图5为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之局部立体分解图。
图6为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之动作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第二较佳实施例之立体外观图。
图8为本发明图7之局部放大图。
图9为本发明第二较佳实施例之侧视图。
图10为本发明图9之局部放大图。
图11-12为本发明第二较佳实施例之动作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所揭之较佳实施例主要有二:其一为图1至6所示之第一较佳实施例以及图7至12所示之第二较佳实施例;其中,第一较佳实施例之实施态样,在改变移动座20相对于底座10之仰角;第二较佳实施例之实施态样,在改变移动座20A相对于底座10A之旋转角,有关于本发明所揭之两较佳实施例,兹分别详述如下。
如图1、5、6所示,本发明具角度调整功能之精密滑台之第一较佳实施例,惟此等实施例仅供说明之用,在专利申请上并不受此结构之限制;所述具角度调整功能之精密滑台包括一供装设于一支撑面之底座10、一以可移动方式装设于底座10上之移动座20以及一装设于底座10上之线性驱动装置30;其中移动座20上设置为一基准面21,且线性驱动装置30连设于移动座20。当线性驱动装置30往复式地牵引移动座20时,可带动移动座20相对于底座10作往复式移动而改变移动座20相对于底座10之水平仰角。
如图1至5所示,底座10上形成有一圆弧状的滑槽11;移动座20之底面两侧分别延伸有一滑轨22,两滑轨22分别以互补的方式滑设于滑槽11之两侧。移动座20侧向水平伸设有一轴杆23,轴杆23之端部由内而外依序套设定位有一第一轴承24及一第二轴承2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明铁企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高明铁企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43129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能够自动打孔装订的订书机
- 下一篇:一种电子产品研发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