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加密内容检测的方法和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610428384.6 | 申请日: | 2016-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1718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2 |
发明(设计)人: | 谢于明;张波;黄志钢;尤建洁;汪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6 | 分类号: | H04L29/06;H04L29/08 |
代理公司: | 北京龙双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9 | 代理人: | 王君;肖鹂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加密 内容 检测 方法 设备 |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加密内容检测的方法和设备,该方法包括:中间盒子网络设备通过第一安全通道接收密钥管理器发送的TLS安全通道的密钥信息;中间盒子网络设备根据TLS安全通道的五元组信息获取通过TLS安全通道传输的加密的应用数据;中间盒子网络设备采用会话密钥对加密的应用数据进行解密,并对解密后的内容进行检测。本发明实施例的加密内容检测的方法,通过中间盒子网络设备对加密的应用数据进行解密,并对解密后的应用数据进行检测,使得对加密内容的检测不再依赖TLS代理服务器,从而能够降低检测复杂度,并且能够降低检测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加密内容检测的方法、密钥管理器、中间盒子网络设备和服务器。
背景技术
云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越来越多的企业在数据中心网络(Data Center Network,DCN)内部署了云业务。为了保护用户信息隐私的安全性,DCN提供了安全传输层协议(Transport Layer Security,TLS)加密访问云服务。同时为了保护业务自身的安全性,DCN出口处部署了安全资源池,包括防火墙(FireWall,FW)、入侵防御系统(IntrusionPrevention System,IPS)、分布式拒绝服务(Distributed Denial of Service,DDoS)防御、病毒检测、网络行为监控等。
在TLS用于在两个通信应用程序之间提供保密性和数据完整性的同时,也为黑客提供了一个隐蔽的新威胁载体。如果加密内容隐藏有病毒、木马、恶意软件等,而不利用FW、入侵检测系统(Intrusion Detection Systems,IDS),IPS等网络安全设备(通常称为中间盒子网络设备(middlebox))对加密内容进行检测,就会给企业与个人带来损失。因此FW,IPS等网络安全设备如何对访问DCN业务的TLS加密内容进行检测成为了关键问题。
现有技术采用如图1所示的方法对TLS加密内容进行检测。如图1所示,客户端与TLS代理服务器之间建立TLS安全通道1,TLS代理服务器与服务器之间建立TLS安全通道2。以客户端向服务器发送加密报文为例,TLS代理服务器对通过TLS安全通道1接收到的加密报文进行解密,然后传送到中间盒子网络设备(middlebox)上做明文内容检测;中间盒子网络设备将优化处理过的报文再传送回TLS代理服务器,TLS代理服务器再对优化处理过的报文进行加密,并通过TLS连接2发送给服务器。在这种采用两段独立的TLS安全通道的方案中,需要依赖TLS代理服务器,这样会造成检测复杂度高以及成本较高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加密内容检测的方法、密钥管理器、中间盒子网络设备、服务器、客户端和软件定义网络(Software Defined Network,SDN)控制器,能够降低检测复杂度,并且能够降低检测成本。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加密内容检测的方法,该方法应用于通信网络,该通信网络包括中间盒子网络设备、密钥管理器和服务器,中间盒子网络设备位于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建立的安全传输层协议TLS安全通道上,包括:密钥管理器获取TLS安全通道的密钥信息;密钥管理器通过第一安全通道向中间盒子网络设备发送密钥信息,以便于中间盒子网络设备采用与密钥信息对应的会话密钥对通过TLS安全通道传输的加密的应用数据进行解密,和对解密后的应用数据进行检测,其中,加密的应用数据是客户端或服务器基于会话密钥对应用数据加密生成的,第一安全通道为密钥管理器与盒子网络设备之间建立的安全通道。
本发明实施例的加密内容检测的方法,通过中间盒子网络设备对加密的应用数据进行解密,并对解密后的应用数据进行检测,使得对加密内容进行检测不再依赖TLS代理服务器,从而能够降低检测复杂度,并且能够降低检测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42838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内容再现系统、内容提供方法、内容再现装置、内容提供装置、内容再现程序和内容提供程序
- 内容记录系统、内容记录方法、内容记录设备和内容接收设备
- 内容服务系统、内容服务器、内容终端及内容服务方法
- 内容分发系统、内容分发装置、内容再生终端及内容分发方法
- 内容发布、内容获取的方法、内容发布装置及内容传播系统
- 内容提供装置、内容提供方法、内容再现装置、内容再现方法
- 内容传输设备、内容传输方法、内容再现设备、内容再现方法、程序及内容分发系统
- 内容发送设备、内容发送方法、内容再现设备、内容再现方法、程序及内容分发系统
- 内容再现装置、内容再现方法、内容再现程序及内容提供系统
- 内容记录装置、内容编辑装置、内容再生装置、内容记录方法、内容编辑方法、以及内容再生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