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渗灌、渗气深潜地膜技术在审
申请号: | 201610414704.2 | 申请日: | 2016-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096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6 |
发明(设计)人: | 李凤纲;郭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凤纲 |
主分类号: | A01G29/00 | 分类号: | A01G29/00;A01G7/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71002 河南省洛阳市***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渗灌 渗气深潜 地膜 技术 | ||
技术领域:
渗灌、渗气深潜地膜技术涉及农业、果木业技术领域。它是通过管道及相关设施将液体或气体(水、肥,或其他液体、气体物质)引入地下植物根部附近释放;并在渗灌部位下方(或连同侧面)设置深潜地膜,以保水、保肥,防止水肥的地下流失。
背景技术:
现在解决田地干旱的常用办法是地面灌溉法和浅埋肥料遍地广施法。不仅浪费大,还会造成水、肥的流失。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利用地上设施和管网连接埋入地下的渗灌管、渗灌球将液体或气体引入地下作物(或植物)根部附近释放出来,并按一定的规则设置埋入地下的隔膜,以达到节水、节肥促进作物(或植物)快速生长之作用。
渗灌、渗气深潜地膜技术由动力部分、管网部分、渗灌球部分及埋入地下一定深度的地膜组成;其特征在于:动力部分由高压液体泵、液体过滤器、压力储液罐、气体压缩机、气体过滤器、气体二次滤器、压力贮气罐、及贮液罐供气阀、输液管总阀、输气管总阀、输气单向阀、气体污排阀、贮液罐排污阀、压缩机单向阀、液体单向阀组成;管网部分由连接管、渗灌管、及阀件组成;渗灌球部分由渗灌球上体、渗灌球下体、渗灌球内部泻流管、除垢冲针、导针架、冲针托、不锈钢拉线、渗灌管泄流孔、渗灌球上部密封罩、球体两端密封件及回位弹簧组成;深潜地膜应按栽培的植物对象的不同而设置不同的铺法。
高压液体泵将液体吸入加压并经液体过滤器过滤注入压力贮液罐内,注满80%左右;空气经气体过滤器吸入气体压缩机内加压并经气体二次滤器流向压力贮气罐内,当达到一定压力时,打开贮液罐供气阀,同时关闭输气管总阀。便可对压力贮液罐内的液体加压至设定值,打开输液管总阀压力液体便流向埋入地下的渗灌管内,然后流入渗灌球内并向外渗出;当需要渗入气体时,来自气源的气体经气体过气体过滤器、进入气体压缩机内加压,再经气体二次过滤器进入压力贮气罐内,当达到规定压力时,打开输气管总阀,关闭贮液罐供气阀和输液管总闸阀即可,上述系统便向渗灌球内充入气体。
埋入每条垄畦内的渗灌管上的渗灌球内的多个渗灌管泄流孔的流通面积之和是变化的,即:埋入每条垄畦内的渗灌管上的每个渗灌球内的渗灌管泄流孔面积之和是由近及远逐步扩大的,保证每个渗灌球在设定的压力下,在单位时间内有相等的渗出流量;渗灌球是由通透性良好的耐腐蚀、若干年内可自动降解的材料制成;在埋入地下时,渗灌球周围应包围一层3~5公分的砂子;渗灌球应埋入植物根部附近及适当的深度;深潜地膜用可自动降解的材料制成(8~10年内),深潜地膜应根据栽培对象的不同选择不同的铺设方法及深度,成行的作物宜选择顺垄平铺法,膜与膜之间应留有适当宽度的间隙(一般在15-25厘米左右),此间隙应设在作物根部的正下方;单株树木,应将地膜设成盆形,植物正下方开有适当的孔洞(一般在30-50厘米左右),用于接地气。
其工作过程是:先作基础工作,建立动力站,铺地膜、铺设管道并链接完好,栽培植物。渗灌液体时,如水:最好用雨水、河水或湖水,或经过处理的软化水。渗灌气体时,要考虑对植物无害、和气体的浓度适中,最常用的是空气。按图1原理建动力站、铺设管道,建在改造的植物园附近并方便取水。按图2原理布置设备并连接。要根据作物的特点具体实施。渗灌液体时接通水源或欲渗灌的液体,开启高压液体泵,将压力贮液罐注液到规定值,然后开启气体压缩机使其压力达到规定值,然后,顺序打开贮液罐供气阀和输液管总阀,液体便流入渗灌球内向土壤渗灌。当需要渗灌气体时,开启气体压缩机,关闭贮气罐供气阀和输液管总阀,开启输气管总阀并调整好供气压力;深埋地膜的作用是防止水、肥流失。
本发明的优点是:(1)、有显著的节水、节肥(与浇灌相比可节水75%,施肥量可节约50%),促进作物快速生长作用(可使作物增产或使植物快速生长超常30%左右);(2)、适合各种地域的植物、作物、草坪的生长(山区、丘陵、小区绿化、蔬菜大棚等);(3)、使用方便,无论是渗灌、渗气还是土壤酸碱度的化学方法调整等都很方便。
本发明有附图如下:
附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原理图;
附图2是本发明的动力站原理图;
附图3是本发明的渗灌球结构原理图;
附图1中:1、入地管总阀;2、植物(作物);3、渗灌管;4、渗灌球;5、深潜地膜;6、渗灌球外围砂层;A、动力室;x、渗灌球下埋深度;y、地膜下埋深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凤纲,未经李凤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41470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灌溉系统
- 下一篇:一种蔬菜穴盘无土育苗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