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浮动、固定可转换的水中桩基施工平台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0414314.5 | 申请日: | 2016-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926628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9 |
发明(设计)人: | 李文;刘方华;李庆华;陆海军;袁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一公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5/08 | 分类号: | E02D15/08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海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03 | 代理人: | 刘萍 |
地址: | 101102 北京市通州区中关村***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浮动 固定 转换 水中 桩基 施工 平台 装置 | ||
1.一种浮动、固定可转换的水中桩基施工平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双驳船支撑装置、型钢贝雷片组合施工平台装置、牵引船、定位装置、引孔嵌岩装置以及体系转换装置;
双驳船支撑装置,利用型钢,将两艘驳船并行连接成整体,所述双驳船支撑装置用于支撑施工平台,实现施工平台在水上浮动功能;
型钢贝雷片组合施工平台装置,包括贝雷片主承重梁、顶面型钢分配梁,安装在双驳船上方,以驳船船舷为支撑,用于钢护筒沉放及桩基施工,所述型钢贝雷片组合施工平台与双驳船支撑装置固结;
牵引船,用于牵引施工平台至施工位置;
定位装置,包括钢丝绳和卷扬机,用于浮动平台的位置调整和固定,所述定位装置通过钢丝绳与锚桩连接;
引孔嵌岩装置,包括冲击钻、水上起重设备、振动锤,用于桩基钢护筒嵌岩施工,所述引孔嵌岩装置冲击钻安装在浮动平台上;
体系转换装置,用于以双驳船为支撑的浮动平台转换成固定平台;所述体系转换装置包括配重装置,以及桩基钢护筒两侧的牛腿支撑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动、固定可转换的水中桩基施工平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驳船支撑装置以两艘载重650t的驳船为支撑主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动、固定可转换的水中桩基施工平台装置,其特征在于:以500马力动力船作为牵引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动、固定可转换的水中桩基施工平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体系转换装置以钢护筒外侧壁上的牛腿支撑和分配梁装置形成固定平台着床的牛腿支撑装置。
5.利用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浮动、固定可转换的水中桩基施工平台装置进行桩基施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首先在水上异位利用驳船连接型钢将两艘驳船连接成浮动平台支撑装置;
第二步:在浮动平台支撑装置上利用贝雷片、槽钢、工字钢拼装形成浮动平台装置;
第三步:将牵引船与浮动平台装置通过钢丝绳固定在一起,开动牵引船,利用其动力浮运浮动平台到预定施工位置;
第四步:利用卷扬机释放钢丝绳与锚桩连接,伸缩钢丝绳动态调节浮动平台的位置,待位置准确后锁定卷扬机,实现浮动平台的固定;
第五步:通过水上起重设备配合振动锤进行桩基钢护筒沉放施工;
第六步:在桩基钢护筒外侧壁安装支撑牛腿及牛腿分配梁15;
第七步:向驳船船舱内加水配重,加大驳船的吃水深度,贝雷片型钢组合式施工平台装置将随双驳船支撑装置一起下降,直至平台装置与牛腿支撑装置接触,停止加水,解除驳船与施工平台间的固结装置,继续加水,使驳船与施工平台脱离。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
第五步:通过水上起重设备配合振动锤进行桩基钢护筒沉放施工,当钢护筒进入水下覆盖层入岩困难时,利用冲击钻引孔,达到50cm后,再通过振动锤使桩基钢护筒下沉,循环此过程直至辅助其嵌岩深度满足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一公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交一公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414314.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