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HTTP请求超时管理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610408908.5 | 申请日: | 2016-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933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9 |
发明(设计)人: | 王云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创盛视联数码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8 | 分类号: | H04L29/08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71 | 代理人: | 王术兰 |
地址: | 100037 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http 请求 超时 管理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网络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超文本传送协议HTTP(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超文本传送协议)超时管理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HTTP是请求者和服务器之间进行通信的一种协议,由于其具有简单快速、灵活的特点,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现有技术中,请求者和服务器之间进行通信时,请求者大都是通过Qt框架向HTTP服务器发送HTTP请求,同时,Qt框架还会判断发送的HTTP请求是否超时,如果Qt框架在超时时间内接收到HTTP服务器发送的请求结果,则将该请求结果发送给请求者,如果Qt框架在超时时间内没有接收到服务器发送的请求结果,则判断该HTTP请求超时,将超时应答发送给请求者。
但是,现有技术中,每条HTTP请求的超时时间都是相同的,请求者不能根据实际需要设置每条HTTP请求的超时时间,也无法处理具有时效性的HTTP请求。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HTTP请求超时管理方法及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每条HTTP请求的超时时间都是相同的,请求者不能根据实际需要设置每条HTTP请求的超时时间,也无法处理具有时效性的HTTP请求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HTTP请求超时管理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用户提交的HTTP请求及所述HTTP请求对应的有效时长;
通过Qt框架发送所述HTTP请求给服务器;
缓存所述HTTP请求与所述有效时长的对应关系;
根据所述有效时长及所述服务器对所述HTTP请求对应的请求结果的返回状态,判断所述HTTP请求是否超时。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上述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其中,所述根据所述有效时长及所述服务器对所述HTTP请求对应的请求结果的返回状态,判断所述HTTP请求是否超时,包括:
通过线程计时器对所述HTTP请求进行计时;
实时监测所述服务器对所述HTTP请求对应的请求结果的返回状态;
每间隔预设时间判断计时的时长是否达到所述有效时长;
当计时的时长达到所述有效时长且所述返回状态指示未返回请求结果时,确定所述HTTP请求超时;
当计时的时长未达到所述有效时长且所述返回状态指示已返回请求结果时,确定所述HTTP请求未超时。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上述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其中,所述确定所述HTTP请求超时之后,还包括:
删除所述HTTP请求与所述有效时长的对应关系;
显示所述HTTP请求对应的超时提示信息。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上述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所述Qt框架接收所述服务器发送的请求结果;
查询缓存中是否存在所述请求结果对应的HTTP请求;
如果是,则显示所述请求结果,如果否,丢弃所述请求结果。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上述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其中,所述确定所述HTTP请求未超时之后,还包括:
在显示未超时的HTTP请求对应的请求结果后,删除所述HTTP请求与所述有效时长的对应关系。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HTTP请求超时管理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用户提交的HTTP请求及所述HTTP请求对应的有效时长;
发送模块,用于通过Qt框架发送所述HTTP请求给服务器;
缓存模块,用于缓存所述HTTP请求与所述有效时长的对应关系;
判断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有效时长及所述服务器对所述HTTP请求对应的请求结果的返回状态,判断所述HTTP请求是否超时。
结合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上述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其中,所述判断模块包括:
计时单元,用于通过线程计时器对所述HTTP请求进行计时;
监测单元,用于实时监测所述服务器对所述HTTP请求对应的请求结果的返回状态;
判断单元,用于每间隔预设时间判断计时的时长是否达到所述有效时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创盛视联数码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未经创盛视联数码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40890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化物联网方案
- 下一篇:一种发送消息的方法和装置及分布式设备集群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