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闭式干湿两项同程冷却塔有效
申请号: | 201610408671.0 | 申请日: | 2016-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890398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4 |
发明(设计)人: | 王双喜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市科巨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C1/00 | 分类号: | F28C1/00;F28F27/00;F28F25/06;F28G9/00;F28D1/053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32104 | 代理人: | 曹祖良 |
地址: | 21416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干湿 冷却塔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冷却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闭式干湿两项同程冷却塔。
背景技术
现有闭式冷却塔在循环水冷却系统中,依靠冷却喷淋水洒在换热盘管表面产生蒸发换热,而散热风机及时将热空气抽出闭式冷却塔体内排放至大气中,同时由冷却塔侧吸入常温空气以进行散热交替。散热风机一般的安装方式为顶置式,进风方式为侧进上出排热。现型闭式冷却塔为一次湿式间接换热达到冷却目的,冷却需求以调节风机转速或启停风机数量引导风量和启停喷淋泵的方式进行控制。出口以收水填料作为依托对喷淋水进行收集控制喷淋水损失。目前的闭式冷却塔运行时水资源消耗较大造成运营成本居高不下;换热造成的水雾严重,对使用周边造成了难以克服的环境损坏及无法实现厂房内使用的缺陷;循环介质温度的恒定控制比较困难且幅度偏离难以控制,对使用单位造成诸多不良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闭式干湿两项同程冷却塔,该冷却塔同时具备两种不同冷却方式进行换热,该塔集齐了水蒸发换热和空冷换热的两项优点,使一台冷却塔同时存在湿式冷却装置和干式冷却装置。
按照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闭式干湿两项同程冷却塔,其特征在于:包括冷却塔本体,冷却塔本体底部设置集水槽,集水槽顶板沿长度方向贯穿设置上下两组一次换热器,两组一次换热器相互连通,冷却塔本体内腔下部后壁与一次换热器之间沿长度方向贯穿设置二次换热器;冷却塔本体左端的介质入口,一次换热器的进液端连接具有分流作用的汇接抱管,介质入口经过第一进口由汇接抱管连通一次换热器,汇接抱管的第一出口经过二次换热器连接口连通二次换热器,二次换热器具有第二出口,第二出口与冷却塔本体上的冷却介质出口相连接;集水槽的右端设置喷淋水泵,喷淋水泵的进水口与集水槽相连通,喷淋水泵的出水口经过管道与冷却塔本体顶部的水流分配总管相连接,水流分配总管沿管体长度方向均布设置四个支管,每个支管均连接一个喷淋水槽,所述喷淋水槽的出水口置于二次换热器上方,每个支管上均设置一个喷淋电磁阀,所述冷却塔本体上部侧面设置冷却风机。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每组一次换热器中均包括两个一次换热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二次换热器设有第二进口,所述第二进口连通二次换热器连接口。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一次换热器包括第一盘管及翅片。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二次换热器包括第二盘管,第二进口、第二出口分别设置于第二盘管的两个端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一次换热器还连接排气管道,并在排气管道的出气端连接自动排气阀。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冷却塔本体上设有用于探测集水槽中水质的水质探测仪,并在集水槽的端部设置自动补水阀及溢流口,集水槽的底部设置排水阀。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水流分配总管上还连接有用于对二次换热器的表面进行清洗的支路管道,并在支路管道上设置自冲洗电磁阀。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一次换热器的连接管道上设置压力变送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冷却介质出口的管道上设置温度传感器。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在于:本发明采用二项换热器分段同程冷却,增加设备换热能力;大气一次侧薄壁片盘管空气换热,极大的降低出口雾化;风机横向设置,二项冷却同向进风免除热空气回流保证换热效率;紧凑型拼接安装,节约占地空间;喷淋水分段控制,大大节约用水量;冲洗采用电磁自动控制阀,设备停机时自动冲洗薄壁片盘管换热器,缓解结垢,增长使用寿命;采用水质探测仪监控水质,保持用水清洁自动更换;可实现厂房内放置,缓解塔体加速老化;使用中使周边环境得到极大改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去掉风机面板后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A向视图。
图4为图1的B向视图。
图5为本发明中一次换热器的主视图。
图6为图5的俯视图。
图7为图5的左视图。
图8为本发明中二次换热器的主视图。
图9为图8的右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市科巨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市科巨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40867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