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软包锂离子电池的电解液浸润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384708.0 | 申请日: | 2016-06-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6495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7 |
发明(设计)人: | 单海鹏;李明;李凡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万向一二三股份公司;万向集团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058 | 分类号: | H01M10/058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胡寅旭 |
地址: | 311215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锂离子电池 电解液 浸润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软包锂离子电池的电解液浸润方法,通过夹紧、注液、第一次抽真空→搁置→辊压、排气→夹紧、第二次抽真空、充气保压、第三次抽真空、封口→搁置多个步骤,大大缩短了电解液浸润时间,实现了对软锂离子电池电芯(尤其是高压密度极片)的快速浸润,消除了高温对部分电解液成分的影响,步骤简单,可操作性强,在降低生产能耗的同时提高了生产效率,适合工业化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电池制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软包锂离子电池的电解液浸润方法。
背景技术
在现有软包电芯的生产过程中主要采取常压注液封口方式,并在注液后往往采用长时间的常温和高温浸润方式以达到电解液的浸润效果。
其中,常温浸润的步骤为:电芯注液后,通过在 23℃到28℃下搁置40至48h,使电解液渗透至电芯内部,再通过预充电,使电解液浸润极片涂层内部。高温浸润的步骤为:电芯注液后,通过在33℃到38℃下搁置30小时至38小时后,使电解液渗透至电芯内部,再通过预充电,使电解液浸润极片涂层内部。
但常温浸润的电解液浸润时间长,且不利于高压实密度极片电池的电解液浸润,而高温浸润能耗较大,且浸润时的高温对部分电解液成分造成一定影响。
另外,申请公布号:CN 103721972 A,申请公布日:2014.04.16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的浸润方法,采用超声清洗装置进行浸润,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将注液后的电池气袋朝上竖直立于超声清洗装置的水槽中;向所述水槽中注入纯水,控制所述纯水的液面没过所述电池的极组;加热所述纯水控制温度在23-27℃,控制超声波频率在50-70KHz,超声浸润1.0-2.0 小时;将浸润完成的电池取出用热风装置干燥。该浸润方法的操作步骤复杂,对设备要求高,不易操作,且能耗高,不适合大规模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电池浸润方法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步骤简单,可操作性强,能缩短电解液浸润时间,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能耗,改善浸润效果的软包锂离子电池的电解液浸润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一种软包锂离子电池的电解液浸润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待注液的软包电芯放入两块夹板之间夹紧固定,抽真空并注入所需电解液量。采用真空注液方式能够有效快速的将电解液注入电芯中,快速完成初步浸润效果。
(2)将软包电芯在20~25℃温度下搁置3~6h。
(3)对软包电芯进行正反面辊压将气体赶至气囊侧,并在气囊侧裁切开口排气。
(4)将软包电芯放入两块夹板之间夹紧固定,对电芯进行第二次抽真空处理,随后充入干燥空气进行并保压,完成后进行第三次抽真空并进行封口。在电解液浸润过程中,电解液在极片颗粒表面反应产生的微量气体存在于颗粒间隙中,存在于微孔和间隙的气体将阻碍电解液的进步浸润,夹紧后抽真空,既能够快速有效地将极片颗粒之间产生的气体抽离,同时促进电解液进步进入颗粒间的孔隙,从而达到快速浸润效果。
(5)将封口后的软包电芯在20~25℃温度下搁置3~8h,即完成浸润。
作为优选,步骤(1)中,夹板夹紧压力为0.05~0.07MPa。
作为优选,步骤(3)中,辊压压力控制在0.1~0.2MPa,软包电芯正反面各碾压一次。
作为优选,步骤(4)中,夹板夹紧压力为0.15~0.2Mpa。
作为优选,步骤(1)中的第一次抽真空及步骤(4)中的第二次抽真空、第三次抽真空的真空度均为-0.085~-0.095Mp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万向一二三股份公司;万向集团公司,未经万向一二三股份公司;万向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38470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