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单出杆双筒双线圈磁流变减振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10380017.3 | 申请日: | 2016-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889397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2 |
发明(设计)人: | 侯锁军;钱琛;史文库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 |
主分类号: | F16F9/53 | 分类号: | F16F9/5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3003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单出杆 双筒 双线 流变 减振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减振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单出杆双筒双线圈磁流变减振器。
背景技术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人们对车辆的舒适性和操稳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良好的汽车平顺性和卓越的操稳性已经成为目前汽车设计中必须考虑的重要性能。
汽车悬架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削弱来自不同路面的振动,提高车辆的乘坐舒适性,并且提高汽车的操稳性。传统的被动悬架的刚度、阻尼系数不会随着汽车行驶路面的变化而主动调节,不能完全满足汽车在各种行驶工况下的减振要求,全主动悬架系统可以根据汽车的行驶工况实时的改变悬架的刚度和阻尼,能满足不同行驶工况下的减振要求,但是需要有外在的能量供应和复杂的控制策略,价格昂贵;半主动悬架的特点是不改变悬架的刚度,仅改变减振器的阻尼,工作时几乎不消耗车辆动力,主要体现在减振器的智能控制上,其减振性能介于被动悬架和全主动悬架之间,在性能与成本之间找到了平衡,半主动悬架系统已经成为悬架系统的主要发展趋势。
磁流变减振器利用磁流变液粘度可控特性,实现了磁流变减振器阻尼的连续可调,对磁流变液施加电流(一般最大达2.5~3A)以后,磁流变液减振器的阻尼力可大幅提高,不仅可以充分改善汽车平顺性,而且还能极大地提高对汽车操稳性的控制,减小汽车转向时的侧倾角和制动时的俯仰角,控制汽车车身的姿态。因此磁流变液减振器作为半主动悬架的主要元件,其设计开发具有很好的市场前景,目前国内还处于产品研发阶段。
磁流变液在没有施加时磁场时,磁性颗粒在基液中随机分布,流动阻力小;在施加磁场后,悬浮的磁性颗粒在磁场的作用下相互吸引并且排列成与磁场方向平行的链状结构,流动阻力大。磁流变液在施加磁场后由液态变成类固态,这种变化过程是瞬间(ms级)完成的,其粘度增大几个数量级且失去流动性,当去掉磁场后磁流变液又很快变为自由流动的液体,磁流变液的这种变化是连续的、可逆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在较好的路况上,施加较小的电流,获得良好的汽车平顺性,在较差的路况上增加电流,达到较好的减振性能,在汽车转向或者制动时,增大电流,分别减小汽车侧倾角和俯仰角,实现了对汽车姿态控制;具有充分考虑汽车平顺性和操稳性对减振器阻尼力需要的一种单出杆双筒双线圈磁流变减振器。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包括带吊环衬套组件的上吊环、上吊环通过活塞杆与设置在内筒内部的活塞相连,内筒的外部套装有与内筒相连通的外筒,外筒的上部套装有上端盖,外筒的下部套装有下端盖;内筒和外筒的顶部与上端盖之间设有上隔磁板,第一定位螺栓穿过上隔磁板与安装在内筒上的活塞上挡块相连;外筒上部和下部的侧壁上分别开设有卡装线圈挡块的凸台,线圈挡块上安装有隔磁环,所述的隔磁环的外部安装有线圈;内筒和外筒的底部与下端盖之间设有下隔磁板,第二定位螺栓穿过下端盖和下隔磁板与设置在内筒内下部的活塞下挡块相连,所述外筒中下部的筒壁上设有导管,导管与气缸体的底部相连,所述气缸体的内部设有气缸活塞;所述的内筒上部与外筒的上部相连通,内筒下部与外筒下部相连通。
优选地,所述的外筒与线圈挡块相对应的位置上安装有紧定螺钉。
优选地,所述下端盖的下部套装有螺栓盖,螺栓盖的底部安装有下吊环。
优选地,所述线圈挡块与隔磁环之间安装有O型密封圈。
优选地,所述活塞杆与活塞上挡块之间安装有活塞杆密封圈。
优选地,所述活塞与内筒之间安装有活塞密封圈。
优选地,所述气缸体的顶部安装有带气门嘴的气缸端盖,气缸体与气缸活塞之间安装有气缸活塞密封圈。
优选地,所述内筒的顶部、上隔磁板、线圈挡块和活塞上挡块之间构成上环形阻尼通道;内筒的底部、下隔磁板、活塞下挡块和线圈挡块之间构成下环形阻尼通道;上环形阻尼通道和下环形阻尼通道的宽度分别为1~2mm。
优选地,所述第一定位螺栓至少为两个。
本发明在较好的路况上,施加较小的电流,获得良好的汽车平顺性,在较差的路况上增加电流,达到较好的减振性能,在汽车转向或者制动时,增大电流,分别减小汽车侧倾角和俯仰角,实现了对汽车姿态控制;具有充分考虑汽车平顺性和操稳性对减振器阻尼力需要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图1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图1中C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未经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38001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