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宝宝踢被报警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610378180.6 | 申请日: | 2016-06-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88191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7 |
| 发明(设计)人: | 陈睿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睿 |
| 主分类号: | G08B21/24 | 分类号: | G08B21/24 |
| 代理公司: | 重庆中流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0214 | 代理人: | 陈立荣 |
| 地址: | 400704 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宝宝 报警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报警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宝宝踢被报警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使用的防踢被报警器是由光电组或热敏电阻,IC语言芯片,电源,电源开关,扬声器串联而成。将光敏电阻或热敏电阻附着在布带上,睡觉时穿戴在小孩的身上,当小孩没有盖好被子时,由于温度下降或光照的作用,热敏电阻或光电敏电阻内有电流通过,电流经电位比较器输出电压或电流,使语言IC导通,扬声器发出报警声。但是外界环境温度较高时,由于热交换器的原理,小孩踢开被子到扬声器发出声音所需要的时间较长,同样容易使小孩受凉而感冒;当报警器报警后,再给小孩盖好被子,由于温度不能立刻上升到设定值,报警器同样会发出报警声。现有的防踢被报警器需要在睡觉前要给小孩穿戴在身上,起床后又要脱下来,很不方便,舒适度欠佳,容易造成小孩的睡眠质量不好,而且成本较高。可见,现有的防踢被报警器存在着以下问题:
1、不能及时报警,容易使小孩受凉感冒。
2、不能及时消除报警声,影响孩子睡眠。
3、使用不方便,舒适度欠佳,影响孩子睡眠质量。
4、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防踢被报警器存在的以上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宝宝踢被报警装置。
本发明宝宝踢被报警装置包括铁丝、永磁铁、报警器、柔性导线和夹子;所述铁丝水平设置于床的左、右两侧;所述永磁铁分别吸附于左、右侧铁丝上;所述柔性导线的两端分别连接在左、右侧永磁铁上且通过永磁铁的吸附分别与左、右侧铁丝电连接,在柔性导线的两侧设置有夹被子的夹子;所述设置在床的左、右侧的铁丝分别与报警器连接,由此构成左侧铁丝-柔性导线-右侧铁丝的串联线路,且所述串联线路的两端分别与报警器两端连接;所述报警器在所述串联线路连通时不发出报警信号,在所述串联线路断开时发出报警信号。
进一步的,所述报警器由主机和接收器组成,主机两端与所述串联线路两端连接,接收器通过无线信号与主机连接;所述报警信号由接收器发出。
进一步的,所述接收器设置有闪灯开关、音乐开关和小夜灯开关中的至少一种。
进一步的,所述由左侧铁丝-柔性导线-右侧铁丝构成的串联线路为二组,且二组串联线路并联后分别与报警器两端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二组串联线路的左、右侧铁丝之间分别通过塑料绳相互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铁丝设置在塑料管中,所述塑料管设置有开孔,以便永磁铁与铁丝吸附。
进一步的,所述永磁铁为永磁铁氧体或钕铁硼永磁体。
进一步的,所述报警器的工作电压为3-4.5V。
进一步的,所述柔性导线的长度大于被子的宽度。
本发明宝宝踢被报警装置具有报警及时、准确,结构简单,原材料成本低,不影响孩子睡眠,安全性好等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1条串联线路情况下的宝宝踢被报警装置示意图;
图2为2条串联线路情况下的宝宝踢被报警装置示意图;
图3为1条串联线路情况下,报警器为主机和接收器的宝宝踢被报警装置示意图;
图4为2条串联线路情况下,报警器为主机和接收器的宝宝踢被报警装置示意图;
图中,1为铁丝,2为永磁铁,3为报警器,4为柔性导线,5为夹子,6为主机,7为接收器,8为塑料绳。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发明宝宝踢被报警装置包括铁丝1、永磁铁2、报警器3、柔性导线4和夹子5;所述铁丝1水平设置于床的左、右两侧,永磁铁2分别吸附于左、右侧铁丝1上,柔性导线4的两端分别连接在左、右侧永磁铁2上,且通过永磁铁2的吸附分别与左、右侧铁丝1电连接,在柔性导线4的两侧设置有夹被子的夹子5;所述设置在床的左、右侧的铁丝1分别与报警器3连接;由此构成左侧铁丝1-柔性导线4-右侧铁丝1的串联线路,且所述串联线路的两端分别与报警器3两端连接;所述报警器3在所述串联线路连通时不发出报警信号,在所述串联线路断开时发出报警信号。当孩子踢被或掀被时,夹住被子的夹子5通过柔性导线4带动永磁铁2与铁丝1分离,串联线路断开,报警器3报警。父母可及时得知情况,关闭报警器3,并为宝宝重新盖好被子,将脱离铁丝1的永磁铁2重新吸附于铁丝1上,再次开启报警器3即可,这样,父母可以及时照顾孩子,使孩子不会因为踢被受凉而感冒。报警器的开关可以为手动模式,也可以是遥控模式。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睿,未经陈睿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37818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机会通信模式多表数据采集和控制方法
- 下一篇:一种防近视装置及其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