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免更换的棒形悬式线路复合绝缘子有效
申请号: | 201610365741.9 | 申请日: | 2016-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845290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13 |
发明(设计)人: | 李永东;孙伟;刘新宇;张德赛;李国一;魏国强;袁幼林;艾比布勒·塞塔尔;宋占党;顾军;黄擎;徐正江;陈兴;王秀龙;胡斌;马吉;刘玉龙;郭江;王志远;陈臻;艾尔江·马尔瓦西;刘占钧;吴玉兰;王鑫;谢堂文;吕昌满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新疆电力公司乌鲁木齐供电公司;湖北鑫德赛绝缘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7/42 | 分类号: | H01B17/42;H01B17/50;H01B17/38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2104 | 代理人: | 朱盛华 |
地址: | 830011 新疆维***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更换 棒形悬式 线路 复合 绝缘子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免更换的棒形悬式线路复合绝缘子。
背景技术
线路绝缘子是输配电线路固定导线用的绝缘部件,线路绝缘子按照结构不同分为针式、悬式和横担三类。
随着经济的发展,污秽问题已经成为伴随经济快速增长而产生的严重问题。运行经验证明,绝缘子的污秽闪络是正常运行条件下线路断电的主要原因之一。如何提高输电线路的防污秽闪络能力,已经成为国内外电力公司面临的一个大问题。
最近几十年来,国内外的电力系统广泛应用复合材料代替传统的瓷、玻璃材料来制作绝缘子,复合材料是一种有机材料,呈现出很强的憎水性,因此可以提高绝缘子的污秽闪络电压。
由于复合绝缘子使用的是有机绝缘材料,因此人们十分关心它在运行中的性能变化问题。运行中,复合绝缘子可能出现的问题之一主要是:在环境因素的作用下,有机材料会发生各种物理化学变化,使性能劣化。而电场、机械负荷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会进一步加剧劣化工程。研究表明,紫外线、酸雨以及污秽在潮湿条件下导致的表面放电、电晕放电,是影响复合绝缘子的硅橡胶材料老化的主要原因,其中表面放电的影响最为显著。
两元素结构的110kV棒形悬式线路复合绝缘子结构见图5,由接地极1、导电极5及中间的绝缘部分6组成。此种结构会导致绝缘子的电位分布很不均匀,在接地侧金具和导电侧金具附近的电场会非常集中。随着电压等级的提高和复合绝缘子结构高度的增大,这种现象会愈加严重。强电场将导致金具表面发生电晕放电,加速外绝缘材料的老化,进而对绝缘材料的运行特性产生影响,对电力安全运行造成严重威胁。
两元素结构的棒形悬式线路复合绝缘子在运行中,复合绝缘子的硅橡胶材料会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老化现象,有一些劣化现象在运行较长时间后,会对绝缘子的安全运行造成威胁,因此许多电力公司规定:在复合绝缘子运行了十几年之后,必须更换绝缘子,否则可能造成严重后果。
本申请人在CN101409120《一种能提高外绝缘电气强度的绝缘子》专利中,在分析了所有绝缘材料、所有种类、所有电压等级以及所有交直流绝缘子的结构之后,总结出它们在结构上的共同点,即它们都是由绝缘本体和连接金具两大元素组成,本申请人将上述所有的传统绝缘子统称为两元素结构绝缘子,连接金具为第一个元素,绝缘本体为第二个元素,并且指出这种绝缘子在结构上是不完整的。如图5所示的就是现有的两元素结构的棒形悬式线路复合绝缘子。该专利根据电场分布理论、气体放电理论以及气体中的沿面放电理论,在传统绝缘子上增设附件系统,形成第三个元素,将传统绝缘子的不完整结构改变为三元素的完整结构。三元素结构适用于所有绝缘材料、所有种类、所有电压等级的绝缘子及交、直流输电用绝缘子。
由于该专利的适用范围非常广泛,因此为了进一步将该专利完善化和精细化,为了使三元素结构绝缘子在实际应用能得到更大的推广,特针对棒形悬式线路复合绝缘子,提出一种免更换的棒形悬式线路复合绝缘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状,旨在提供一种可提高绝缘子的起始电晕电压和干闪络电压、湿闪电压和污闪电压、在运行十几年之后,只要其机械强度没有发生变化,可以免更换的棒形悬式线路复合绝缘子。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方式为,一种免更换的棒形悬式线路复合绝缘子,在绝缘子的接地极设置上附件系统,导电极设置下附件系统,在绝缘子的接地极与导电极之间的绝缘部分至少设置一个中间附件系统;
所述上附件系统由上绝缘部分和上导电部分组成,上绝缘部分与上导电部分紧密接触;下附件系统由下绝缘部分和下导电部分组成,下绝缘部分与下导电部分紧密接触;中间附件系统采用绝缘材料。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上附件系统的上导电部分与绝缘子的接地电极相接触,上绝缘部分与上导电部分紧密接触,将大部分接地电极与外界空气相隔离,杜绝了这一部分电极产生电晕放电的可能性,并且延长了放电距离,提高了绝缘子的起始电晕电压和干闪络电压;
2、下附件系统的下导电部分与绝缘子的导电电极相接触,下绝缘部分与下导电部分紧密接触,将大部分导电电极与外界空气相隔离,杜绝了这一部分电极产生电晕放电的可能性,并且延长了放电距离,提高了绝缘子的起始电晕电压和干闪络电压;
3、上附件系统和下附件系统的绝缘部分为外伞裙,内伞裙部分处于外伞裙部分的内部,挡住了紫外线对内伞裙的直接照射,延缓了环境对内伞裙有机材料的老化。
4、上附件系统和下附件系统的绝缘部分为外伞裙,内伞裙部分处于外伞裙部分的内部,挡住了外界的雨水对内伞裙的直接侵袭,增加了防雨淋的区域,提高了绝缘子的湿闪电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新疆电力公司乌鲁木齐供电公司;湖北鑫德赛绝缘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国网新疆电力公司乌鲁木齐供电公司;湖北鑫德赛绝缘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36574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