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花状四氧化三铁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356819.0 | 申请日: | 2016-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044865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03 |
发明(设计)人: | 谢发之;李海斌;张峰君;汪雪春;谢志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建筑大学 |
主分类号: | C01G49/08 | 分类号: | C01G49/08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浩智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4124 | 代理人: | 丁瑞瑞 |
地址: | 230601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种花 氧化 纳米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花状四氧化三铁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用去离子水分别配制浓度为0.5~0.7mol/L的Fe2+和1.0~1.6mol/L KOH溶液,且往上述KOH溶液中加入聚乙烯吡咯烷酮,使其浓度为0.5~0.7mmol/L;
(2)搅拌条件下,按Fe2+和KOH摩尔数为1:2的比例,将上述KOH溶液滴加至Fe2+溶液中形成深绿色胶体,再滴加浓度为1.5~2.3mol/LNaNO3溶液10mL,搅拌40~60min;
(3)将上述溶液70~90℃条件下水浴加热100~180min,冷却后过滤;
(4)将过滤所得固体于60~80℃干燥箱中保温6~10h后进行磁性分离,即得花状四氧化三铁纳米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花状四氧化三铁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分别称取0.045mol的FeSO4·7H2O和0.09molKOH固体,分别溶于90mL的去离子水中,并在KOH溶液中加入聚乙烯吡咯烷酮0.045mmol;
(2)在搅拌条件下,将上述KOH溶液滴加至FeSO4溶液中形成深绿色胶体,再滴加含0.015mol的NaNO3溶液10mL,搅拌40min;
(3)将反应后的溶液在90℃条件下水浴加热100min,冷却后过滤;
(4)将过滤所得固体放入60℃干燥箱保温10h后进行磁性分离,即得花状四氧化三铁纳米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花状四氧化三铁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分别称取0.063mol的FeSO4·7H2O和0.126mol KOH固体,分别溶于90mL的去离子水中,并在KOH溶液中加入0.054mmol的聚乙烯吡咯烷酮;
(2)在搅拌条件下,将上述KOH溶液滴加至FeSO4溶液中形成深绿色胶体,再滴加含0.021mol的NaNO3溶液10mL,搅拌50min;
(3)将反应后的溶液在80℃条件下水浴加热140分钟,冷却后过滤:
(4)将过滤所得固体放入70℃干燥箱保温8h后进行磁性分离,即得花状四氧化三铁纳米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建筑大学,未经安徽建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356819.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杯装蜡烛(636)
- 下一篇:一种蓝莓果粉产品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