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花洒喷头有效
申请号: | 201610356336.0 | 申请日: | 2016-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834016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16 |
发明(设计)人: | 李荣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荣辉 |
主分类号: | B05B1/18 | 分类号: | B05B1/18;B05B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31 广东省深圳市福***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喷头 | ||
1.一种新型花洒喷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型花洒喷头包括一个喷头本体及一个连接在喷头本体出水端面的花洒喷头盖,所述花洒喷头盖旋接在喷头本体的出水端面上;
所述喷头本体内设置有一可产生气泡水的纳/微米水柱产生组件;
所述纳/微米水柱产生组件包括水流引入部、水气喷射孔、负压仓、气泡水排出管路、毛细结构体及水流引出部,所述水流引入部、水气喷射孔、负压仓、气泡水排出管路、毛细结构体及水流引出部自喷头本体的入水至出水方向上依次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花洒喷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流引入部、水气喷射孔、负压仓、气泡水排出管路同轴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花洒喷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流引入部、水气喷射孔、负压仓及气泡水排出管路的长度比例为10:3:6:7。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花洒喷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流引入部底端设置有进气口及进水口,所述进气口的结构为连接空气的一端截面积大于连接水流的一端截面积,所述水流引入部通过水气喷射孔连接负压仓的下端,所述负压仓的上端通过气泡水排出管路连接水流引出部,其中,所述气泡水排出管路整体为一圆柱体结构,包括三个气泡水排出通孔,所述毛细结构体设置在气泡水排出通孔的排出端;
所述水气喷射孔的半径为1.5-3mm,及气泡水排出通孔的半径为1mm-2.5mm,需满足水气喷射孔的半径比气泡水排出通孔的半径大0.5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花洒喷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花洒喷头盖上设置多个喷孔,所述喷孔包括喷孔入水端及喷孔出水端,其中喷孔入水端的面积大于喷孔出水端的面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型花洒喷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花洒喷头盖包括喷头盖本体,所述喷头盖本体整体为凹形状;
所述喷头盖本体包括喷洒端,所述喷洒端为圆形状,所述喷洒端一侧面为喷洒面,所述喷洒端的另一侧面为受水内侧面,所述喷洒端周侧向受水内侧面一侧面垂直方向上延伸出固定部,所述固定部环置于所述喷洒端外周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新型花洒喷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内侧面为螺旋装结构,所述固定部外侧面包括多个凹槽;
所述喷洒端上具有多个喷洒通孔,所述喷洒通孔一端形成于受水内侧面,另一端形成于喷洒端面,其中形成于受水内侧面的一端为通孔入水端,形成于喷洒端面的一端为通孔出水端,所述通孔入水端的面积与所述通孔出水端的面积比为100:1-25,并同一喷洒通孔上的通孔入水端与通孔出水端通过锥形状衔接,并截面的两边为弧线形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花洒喷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头本体包括喷头出水部、手持部及转接部,所述喷头出水部通过转接部连接在手持部的一端上,所述手持部的另一端为喷头本体的入水端,所述喷头出水部的一侧面为喷头本体的出水端面;所述手持部为圆柱形装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新型花洒喷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部的截面整体为弯折形状,具体为截面的两侧边为弧线形状,同时通过所述转接部连接后的喷头出水部的截面中心线与手持部的截面中心线的夹角为10°-4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荣辉,未经李荣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356336.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隧道喷射混凝土自动喷头及其施做方法
- 下一篇:油雾净化电离芯体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