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矩阵照明系统扫描驱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348720.6 | 申请日: | 2016-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939553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03 |
发明(设计)人: | 陈伟;张宇宁;沈忠文;张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生辉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33/08 | 分类号: | H05B33/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42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矩阵 照明 系统 扫描 驱动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LED照明技术领域,具体涉及 一种矩阵照明系统扫描驱动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品质的提高,智能照明控制系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发光二极管(LED)因其光效高、功耗低以及使用寿命长等优良特性,广泛应用于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其中,矩阵照明系统具有实时可控、营造氛围等优点,在舞美灯光、分区照明等领域被广泛应用。
光源驱动方法在矩阵照明系统的实时可控功能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传统的LED矩阵照明系统采用的驱动方法一般分为两种,分别为静态扫描驱动法和动态扫描驱动法。静态扫描驱动法中的I/0口通过电子开关驱动照明单元,一个I/0口控制一个照明单元,静态扫描驱动方法因其照明单元电压占空比很大,容易实现高亮度照明,但是该方法 I/0口数量过多,布线复杂,若要驱动16×16的LED矩阵,则需要256个I/0口和开关。在n×n的LED阵列矩阵照明系统中,动态扫描驱动方法有16个行驱动线和16个列驱动线,每行和每列的交叉点上都有照明单元(LED)。动态扫描驱动法采用逐行或者逐列扫描,其优点是I/0口和开关数量较少,布线简单。显而易见,动态扫描方式驱动随着扫描行数的增加,每个照明单元的点亮时间就会越少,平均亮度越暗。提高驱动电压可以提高亮度,但是过大的驱动电流会使照明单元的使用寿命减少,并且导致能耗增大。因此,如何使驱动电路I/0口和开关数量减少、布局简单,且在降低能耗和保护电路的前提下,保证高亮度照明成为矩阵照明系统驱动方法的技术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 一种矩阵照明系统扫描驱动方法,以解决I/0口数量多,布局复杂的问题,并且实现降低驱动电路能耗以及提高LED矩阵的亮度的功能。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矩阵照明系统扫描驱动方法,包括依次层叠的驱动电路、LED矩阵和透镜阵列,所述驱动电路为LED矩阵提供顺序电流和电压,所述透镜阵列与LED矩阵配合完成照明功能,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驱动电路通电,并首先点亮LED矩阵;
第二步:驱动电路自动监测系统的温度变化情况,在系统温度超过80℃时,自动减小输入电流;在系统温度低于80℃时,自动增大输入电流;
第三步:系统温度在低于80℃时,驱动电路自动切换至低压高速扫描状态;
第四步:系统温度在高于80℃时,驱动电路自动切换至高压低速扫描状态。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所述低压高速扫描状态的频率为65Hz~120Hz。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所述高压低速扫描状态扫描频率为25Hz~45Hz。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所述LED矩阵的规格为16×16或32×32。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所述透镜阵列的折射率为1.3~1.5。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本发明方案的矩阵照明系统扫描驱动方法,提供 一种矩阵照明系统扫描驱动方法,以解决I/0口数量多,布局复杂的问题,并且实现降低驱动电路能耗以及提高LED矩阵的亮度的功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的矩阵照明系统扫描驱动方法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发明的矩阵照明系统扫描驱动方法的LED矩阵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本发明的矩阵照明系统扫描驱动方法的PWM调光模块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如“向前”、“向后”、“前”、“后”、“侧面”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术语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描述本发明或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部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
如图1所示,一种基于驱动电路的LED矩阵照明结构,包括:依次层叠的驱动电路1、M×N规格的LED矩阵2及透镜阵列3,所述驱动电路1实现对LED阵列的实时控制。所述M×N规格的LED矩阵2和透镜阵列3配合完成照明工作。所述透镜阵列3主要处理LED矩阵发出的光线,利用光线的干涉,衍射等传播原理,实现对光的调制,提高亮度均匀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生辉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生辉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34872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