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X80管线钢直缝焊管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344663.4 | 申请日: | 2016-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834697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5 |
发明(设计)人: | 李学达;林学强;宋利欣;刘振伟;范玉然;孙建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海洋石油工程(青岛)有限公司;华油钢管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23P15/00 | 分类号: | B23P15/00;B21C37/08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格颂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635 | 代理人: | 潘珺 |
地址: | 266580 山东省青岛***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x80 管线 钢直缝焊管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械设备制造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直缝埋弧焊管的制造方法,用作石油天然气输送,适用于Φ1422mm×21.4mm的X80管线钢直缝焊管的制造。
背景技术
随着西气东输等管线工程的实施,管线钢自2000年以来在国内飞速发展,目前国内管线钢的制造水平已经居于世界前列。现阶段,正在铺设的输气管线主要应用的是X80管线钢。目前生产的X80管线钢母材的各项性能指标都能达到标准要求,但其焊接过程中仍存在很多问题;并且,在输油输气管线中,焊缝长度所占比例较大,因此焊接接头的性能将会直接决定整条管线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焊接接头的性能主要由焊接热影响区及焊缝金属的性能决定。目前,管线钢制管焊接过程中,焊缝金属的强度和韧性有较好的匹配,并不成为降低焊接接头性能的主要因素。而热影响区的性能并不稳定,尤其是冲击韧性测试过程中经常有低值出现。焊接热影响区的性能主要由母材的成分及焊接工艺决定。现今生产的管线钢大部分都采用低碳/超低碳、高锰、高铌的微合金化设计,母材成分差别并不大。因此要提高焊接热影响区的性能,主要靠改进焊接工艺来实现。制管的焊接工艺目前大部分采用双面自动埋弧焊,以螺旋焊管和直缝焊管为主。
虽然大型直缝焊管由于制造工艺复杂、生产成本高等因素,其价格高于传统的螺旋缝埋弧焊钢管,但是相对于螺旋焊管,大型直缝焊管在长距离耐高压油气输送管线建设中所占的比例更高。这是由于直缝焊管适合在高压力、高危险、地质和自然条件相对恶劣、重要地段的能源输送管道主干线建设中使用。因此大型直缝焊管正向着大口径、高强度、高韧性的方向发展。目前大型直缝焊管管坯的成形方法主要有:UOE成形法、排辊成形法(CFE)、辊弯成形法(RBE)、卷板成形法(HU-METAL)、折弯成形法(PFE)、JCOE成形法和增量成形法(CE)等。实际生产中,主要应用的是JCOE和UOE两种工艺。
直缝钢管是从内侧和外侧分别进行焊接。从串联式双丝SAW开始,发展到3丝SAW、4丝SAW,日本1995年成功开发6丝SAW工艺。对外径762mm、壁厚23.8mm的管道,4丝SAW比3丝SAW提高焊接速度1.3倍,6丝比4丝SAW提高速度1.7倍,焊缝成型良好并且使用烧结型中性焊剂可保证焊缝金属的韧性。
目前,直缝焊管采用的坡口形式大部分为对接X型坡口,如说明书附图1所示。内焊道2、外焊道3的坡口张开角度9和7大多为30~40°,内坡口深度10和外坡口深度8也大多近似相等,钝边的长度11视板厚决定。对应此种坡口形式的内外焊道的焊接线能量也大致相当,根据实际生产情况在30~50kJ/cm不等。以某钢管厂生产的X80管线钢直缝焊管(板厚21.4mm)为例,内、外坡口张开角度9和7都为35±2°,外坡口深度8为8±1mm,内坡口深度10为6.9±1mm;钝边厚度11为6.5±1mm。对应的焊接工艺参数,内外焊道的焊接线能量为30~35k J/cm左右。此种双道次焊接的焊接工艺由于内外焊道的热影响区相互交叉,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临界粗晶区。临界粗晶区组织由粗大的原奥氏体晶粒加上沿晶界连续分布的M-A组元组成,晶粒内部的组织为粗大的上贝氏体或者粒状贝氏体。临界粗晶区可导致焊接热影响区的冲击韧性显著下降,使得焊接接头的整体性能低于相关标准的要求,实际生产中夏比冲击测试出现的低值大部分在50J以下。因此,此种焊接工艺急需改进,从而提高管线钢双面直缝埋弧自动焊焊接热影响区的整体性能。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直缝焊管制造方法存在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X80管线钢直缝焊管的制造方法,该方法适用于Φ1422mm×21.4mm的X80管线钢直缝焊管的制造。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下述方案:
X80管线钢直缝焊管的制造方法,工艺步骤如下:
1、准备工序
2、铣边
3、UOE或JCOE工艺成型
4、预焊
5、内焊
6、外焊
7、扩径前检查工序
8、钢管扩径
9、水压实验
10、产品检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海洋石油工程(青岛)有限公司;华油钢管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海洋石油工程(青岛)有限公司;华油钢管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34466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橱柜铰链自动装配铆压方法及设备
- 下一篇:一种叉车配重的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