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心经郁热型荨麻疹的中成药在审
申请号: | 201610344533.0 | 申请日: | 2016-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978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8 |
发明(设计)人: | 陈茹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茹 |
主分类号: | A61K36/899 | 分类号: | A61K36/899;A61P17/00;A61K35/583;A61K35/6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青岛市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心经 郁热 荨麻疹 中成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心经郁热型荨麻疹的中成药,属于中医药领域。
背景技术
荨麻疹的病因非常复杂,约3/4的患者找不到原因,特别是慢性荨麻疹。常见原因主要有:食物及食物添加剂;吸入物;感染;药物;物理因素如机械刺激、冷热、日光等;昆虫叮咬;精神因素和内分泌改变;遗传因素等。基本损害为皮肤出现风团。常先有皮肤瘙痒,随即出现风团,呈鲜红色或苍白色、皮肤色,少数患者有水肿性红斑。风团的大小和形态不一,发作时间不定。风团逐渐蔓延,融合成片,由于真皮乳头水肿,可见表皮毛囊口向下凹陷。风团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少数可延长至数天后消退,不留痕迹。皮疹反复成批发生,以傍晚发作者多见。风团常泛发,亦可局限。有时合并血管性水肿,偶尔风团表面形成大疱。部分患者可伴有恶心、呕吐、头痛、头胀、腹痛、腹泻,严重患者还可有胸闷、不适、面色苍白、心率加速、脉搏细弱、血压下降、呼吸短促等全身症状。现在没有特效药进行治疗。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治疗心经郁热型荨麻疹的中成药,治疗效果好,副作用低,而且成本低廉、使用安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心经郁热型荨麻疹的中成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紫草10-25份、桑叶10-25份、一枝黄花10-25份、麦冬9-18份、黄连8-18份、旱红莲8-18份、白蒺藜8-18份、钩藤9-19份、荷梗8-18份、苦石莲6-17份、刺五加6-18份、绞股蓝5-18份、水榆果6-18份、山稗子6-18份、积雪草6-16份、白芷6-18份、黑老虎6-16份、地筋6-16份、藕节5-16份、天麻6-16份、锐蓄5-15份、乌梢蛇6-16份、蝉蜕6-16份、远志2-9份、山药1-7份。
优化的,上述治疗心经郁热型荨麻疹的中成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紫草12-23份、桑叶12-23份、一枝黄花12-23份、麦冬10-16份、黄连10-16份、旱红莲10-16份、白蒺藜10-16份、钩藤10-16份、荷梗10-16份、苦石莲10-16份、刺五加10-16份、绞股蓝7-12份、水榆果7-12份、山稗子7-12份、积雪草7-12份、白芷7-12份、黑老虎7-12份、地筋7-12份、藕节7-12份、天麻7-12份、锐蓄7-12份、乌梢蛇7-12份、蝉蜕7-12份、远志3-5份、山药3-5份。
优化的,上述治疗心经郁热型荨麻疹的中成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紫草21 份、桑叶21份、一枝黄花21份、麦冬13份、黄连13份、旱红莲13份、白蒺藜13份、钩藤13份、荷梗13份、苦石莲13份、刺五加13份、绞股蓝10份、水榆果10份、山稗子10份、积雪草10份、白芷10份、黑老虎10份、地筋10份、藕节10份、天麻10份、锐蓄10份、乌梢蛇10份、蝉蜕10份、远志4份、山药4份。
本发明的药剂与现有的药剂相比,短期内病情得到显著改善,按疗程使用可使病情得到根治,疗效显著。
中医针对荨麻疹是辨证论治:根据不同的症状,予以不同的治疗方法。将荨麻疹分为风热相搏证、风寒外袭证、卫外不固证、气血两虚证、冲任不调证、心经郁热证、脾胃不和证、虫积伤脾证、毒热燔营证、血瘀经脉证。其中心经郁热型荨麻疹主要症状为:皮肤瘙痒,出现风团,呈鲜红色或苍白色、皮肤色,少数患者有水肿性红斑,部分患者可伴有恶心、呕吐、头痛、头胀、腹痛、腹泻。心经郁热型荨麻疹的治疗主要以透表和卫为主,兼以清营凉血、疏肝解郁、清心泻火、补气补血、祛风舒络。
本申请中选用的中药其药性分别为:
紫草:入心、肝二经。清热凉血,透疹解毒。
桑叶:归肺、肝经。功能疏风清热,凉血明目。
一枝黄花:归肺、肝经。清热解毒,疏散风热。
麦冬:归心、肺、胃经。养阴生津,润肺清心。
黄连:入心、肝、胆、脾、胃、大肠径。清热燥湿,解毒。
旱红莲:归肝、胆经。清泄肝火,凉血止血,清热解毒,活血祛瘀。
白蒺藜:入肝经。平肝解郁,祛风明目。
钩藤:入肝、心包经。功能清热镇惊、平肝熄风。
荷梗:清热解暑,通气行水。
苦石莲:入心、脾、肾三经。散瘀,止痛,清热,去湿。
刺五加:入肝、肾二经。功能祛风湿,强筋骨。
绞股蓝:归肺、脾经。祛痰止咳、养心安神。
水榆果:入脾、胃二经。治血虚劳倦,补血补气。
山稗子:凉血,止血。
积雪草:清暑、解热、利水去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茹,未经陈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34453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