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输入微型一体式差动行星齿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0339811.3 | 申请日: | 2016-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82397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30 |
发明(设计)人: | 樊绍巍;何其佳;刘源;姜力;杨大鹏;程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H55/17 | 分类号: | F16H55/17;F16H57/08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23109 | 代理人: | 王大为 |
地址: | 150001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输入 微型 体式 差动 行星 齿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差动行星齿轮,具体涉及一种双输入微型一体式差动行星齿轮。
背景技术
在很多机械领域,尤其是欠驱动假肢手,经常会用到差动机构。差动机构分为单输入多输出差动和多输入单输出差动。具体到机械结构上,包括差动动滑轮、差动丝杠连杆、差动行星齿轮、差动齿轮齿条等。滑轮系统原理简单但结构复杂,反转时需要靠弹性元件回复,且预紧问题在实际应用中会带来很大的困扰。差动丝杠连杆结构简单,但很难实现特定的传动比例。差动齿轮齿条比例固定,限制条件很多。差动行星齿轮结构简单,稳定,精度高,可以双向转动,但现有的行星齿轮受限于齿数和模数,大多体积很大,多为分散式结构,难以直接用于差动传动。亟需一款双输入微型一体式差动行星齿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行星齿轮受限于齿数和模数,大多体积很大,多为分散式结构,难以直接用于差动传动的问题,进而提供一种双输入微型一体式差动行星齿轮。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问题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括输入轴端轴承、输入轴套、输入轴齿轮、输入轴、行星轮组件、输出轴连接杆、输出轴端轴承、齿轮架齿轮、输出轴、两个输入轴中部轴承和两个输出轴中部轴承,输入轴端轴承、输入轴套和输入轴齿轮由输入轴的输入端至输出端依次套装在输入轴上,输入轴的输出端穿过两个输入轴中部轴承并插装在行星轮组件上,输出轴端轴承和输出轴连接杆由输出轴的输出端至输入端依次套装在输出轴上,输出轴的输入端穿过两个输出轴中部轴承固定插装在行星轮组件上,齿轮架齿轮固定安装在行星轮组件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的差动行星齿轮使用空间尺寸较小,适用于假肢手、灵巧手、机械臂等领域中。
2、本发明的太阳轮、行星轮、内齿圈的齿数分别为12、15、42,模数为0.5,整个行星齿轮模块的直径为26mm,该模块为在小空间内实现双输入差动驱动提供了可能,并可以互相组装成为双输入多输出协同机构。
3、本发明为一体式结构,可以作为一个独立的机构直接安装在各种机械设备中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整体结构使用时的结构主视图,图2是图1的俯视图,图3是图1的右视图,图4是图1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1-图4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一种双输入微型一体式差动行星齿轮,它包括输入轴端轴承1、输入轴套2、输入轴齿轮3、输入轴4、行星轮组件、输出轴连接杆10、输出轴端轴承11、齿轮架齿轮19、输出轴20、两个输入轴中部轴承13和两个输出轴中部轴承18,输入轴端轴承1、输入轴套2和输入轴齿轮3由输入轴4的输入端至输出端依次套装在输入轴4上,输入轴4的输出端穿过两个输入轴中部轴承13并插装在行星轮组件上,输出轴端轴承11和输出轴连接杆10由输出轴20的输出端至输入端依次套装在输出轴20上,输出轴20的输入端穿过两个输出轴中部轴承18固定插装在行星轮组件上,齿轮架齿轮19固定安装在行星轮组件上。
具体实施方式二:结合图1-图4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一种双输入微型一体式差动行星齿轮,所述行星轮组件包括行星架9、太阳轮14、齿圈架15、内齿圈16、齿轮架17和三个行星齿轮组件,齿圈架15和齿轮架17相对固定安装在内齿圈16的两端面上,太阳轮14套装在输入轴4的输出端上,三个行星齿轮组件沿圆周方向均布设置在太阳轮14的外圆面上,三个行星齿轮组件与太阳轮14齿啮合,三个行星齿轮组件设置在内齿圈16内,三个行星齿轮组件与内齿圈16的内圆面齿啮合,且三个行星齿轮组件均布安装在行星架9上,输出轴20的输入端插装在行星架9上,齿圈架15和齿轮架17包裹住内齿圈16使其构成一个单独使用机构,本实施方式中太阳轮14的齿数为12,太阳轮14的模数为0.5,内齿圈16的齿数为42,内齿圈16的模数为0.5,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33981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硬齿面滚切加工的齿轮
- 下一篇:直交轴钢球减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