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智能减温减压节能控制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610338247.3 | 申请日: | 2016-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017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8 |
发明(设计)人: | 张军辉;马光耀;庞建锋;王启业;费盼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F22G5/12 | 分类号: | F22G5/12 |
代理公司: | 浙江英普律师事务所33238 | 代理人: | 陈俊志,王炎军 |
地址: | 31003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减压 节能 控制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供热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智能减温减压节能控制系统,专用于电站机组抽汽供热。
背景技术
目前,根据现有的减温设备中,压力匹配器及减温减压器等设备目前在蒸汽供热中的设备较多,在供热设计工况中必要时会串联压力匹配器和减温减压器,但上述两种设备对于生产过程中蒸汽参数的调整范围较小,且设备的适应性较差,本发明大大减少了设备的占地空间并具备进行自动运行调整的功能,克服压力匹配器及减温减压器运行调整幅度较小的缺点,该设备运行稳定维修便捷,可用于电站一次供热蒸汽参数的调节,也可用于工业热用户进行蒸汽参数设定调节。
发明内容
本发明弥补了蒸汽供热时,高温高压蒸汽转变为低温、低压蒸汽时现有技术缺陷的不足,而提出的一种可自动进行调节的智能调节系统,该系统可根据现有的高温高压蒸汽参数低温低压蒸汽参数进行计算后调整相应管道的阀门开度从而得到所需参数的蒸汽,对于不满足运行要求参数的蒸汽,兼具提醒、警告等功能。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内容来实现:一种智能减温减压节能控制系统,所述智能减温减压节能控制系统包括减温减压容器腔,高温高压蒸汽进汽管道及其控制阀门,低温低压蒸汽进汽管道及其控制阀门,减温水喷水管道,出口管段,温度监测模块、压力监测模块以及智能控制柜;
所述的高温高压蒸汽进汽管道与低温低压蒸汽进气管道均与减温减压容器腔相连;
所述的减温减压容器腔上设置有减温水喷水管道;
所述的温度检测模块包括分别设置在高温高压蒸汽管道、出口管段与低温低压蒸汽管道上的实时温度检测表;
所述的压力监测模块包括分别设置在高温高压蒸汽管道、出口管段与低温低压蒸汽管道上的实时压力检测表;
所述的温度监测模块、压力监测模块均与智能控制柜相连。
优选地,所述的智能减温减压节能控制系统中的高温高压蒸汽管道管径为DN150~DN300,所述低温低压蒸汽管道管径为DN200~DN400,所述减温水管径为DN40~DN80。
优选地,所述的智能减温减压节能控制系统中的高温高压蒸汽进汽管道的控制阀门,低压蒸汽进汽管道的控制阀门以及出口管段的压力监测模块均与智能控制柜相连。
优选地,所述的智能减温减压节能控制系统中的减温水喷水管道至少有两路以上,且在减温减压容器腔上程对称布置。
优选地,所述的智能减温减压节能控制系统中的高温高压蒸汽管道、低温低压蒸汽管道的出口前都设有旁路管道接至出口管段。
优选地,所述的智能减温减压节能控制系统中的减温水喷水管道的喷口处为半球状,所述半球状的球面与减温水喷水管道为活动联接,球面开孔率为50%。
所述蒸汽管道入口处均设有温度、压力监测模块,并根据实时监测数据反馈至智能控制柜,通过智能控制柜对各阀门进行调整。
所述智能控制柜中的控制系统,可进行人工输入设置并可投入自动运行。
减温系统优先使用低压蒸汽进行减温,当低压蒸汽阀门开度开至90%时,减温水阀门自动开启。
本发明智能控制系统中低压蒸汽阀门开度达到90%时,即联锁启动减温水喷水管道进行减温,减温水阀门开度为5%。
通过本设备的应用,极大提高了不同品质能量的利用效率,减少了能量的损失。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经济可靠,灵活实用。将本发明安装完毕后,将蒸汽参数输入至智能控制柜,智能控制柜根据现有蒸汽参数及产出蒸汽参数设置自动进行匹配,并从节能角度优先选用低压蒸汽进行匹配。
本发明的产汽量可及时进行调节,最大蒸汽流量为50t/h。本发明可有效降低工业供热压力匹配及温度调节过程中的能耗,同时减少了生产成本和安装成本。 本发实用性强,可自动监测高温高压蒸汽、低温低压蒸汽参数并通过阀门的开度自动进行匹配。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智能减温减压节能控制系统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减温水管道喷口开孔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33824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节能环保烛台
- 下一篇:一种双层多微孔催化燃烧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