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柔性防火电缆外护套在审
申请号: | 201610335741.4 | 申请日: | 2016-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785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20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陆玉如 |
主分类号: | C08L101/00 | 分类号: | C08L101/00;C08L67/04;C08L91/06;C08K13/02;C08K5/11;C08K3/22;C08K3/36;C08K3/06;H01B3/30;H01B7/1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1262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柔性 防火 电缆 护套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缆制备领域,具体属于一种柔性防火电缆外护套。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生产的传统电缆填充条主要有以下三种:1)交联聚乙烯废料挤制的扇形填充条;2)聚丙烯(PP)网格填充绳;3)聚氯乙烯或橡胶管填充条。这几种填充条由于其材质、配方或形状的原因,总是或多或少存在缺陷如下:
交联聚乙烯废料挤制的扇形填充条:该填充条采用交联聚乙烯废料粉碎粒料做基料,添加粘接剂、填料、色料挤塑而成。由于交联聚乙烯为热固性塑料,其回收废料在二次加工时熔融性很差,需要添加大量的粘接剂来成型,因此该填充有以下缺陷:(A)表面粗糙,大小规格不均匀,不能充分填充电缆空隙,和保证电缆成缆时外观的圆整度;(B)抗拉强度小,成缆填充时易折断,影响生产速度;(C)重量大不便于操作;D)存放过程中易吸潮,给产品带来质量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柔性防火电缆外护套,具有良好的机械强度,同时具有良好的防腐蚀、耐酸碱的性能,对电缆进行很好的保护。表面密封性好,防水,不易折断,密度小、重量轻。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柔性防火电缆外护套,其各原料以重量份计如下:水溶性氟化物树脂38~40份,癸二酸二辛酯6~8份,聚羟基乙酸5.2~5.4份,三氧化二锑1.4~1.6份,白炭黑2.5-3.5份,细辛脂素1.5~3份,硫磺0.1~0.3份,氯化石蜡1.2~1.4份,促进剂0.3~0.5份,磷酸氢二钠0.8~1.2份,抗氧剂TAC0.2~0.5份,防老剂0.4~0.6份,质量百分数20-22%NaOH溶液60-64份、质量百分数18-20%硝酸溶液20-22份;
该电缆料具体的制作方法是:
(1)将水溶性氟化物树脂、癸二酸二辛酯、氯化石蜡加入质量百分数20-22%NaOH溶液混合搅拌后进行蒸煮0.2-0.8h,再用质量百分数18-20%硝酸溶液进行酸降解0.3-0.8小时,温度为70-90℃,酸降解后放入烘干箱温度为80-90℃,烘干时间为1-1.5h,得到粘稠物;
(2)将粘稠物放入到搅拌容器中,同时放入剩余原料不断搅拌,搅拌容器的温度从常温上升到110℃,用时70-90s,保温40-50min,冷却后加入高速混合机,混合均匀后,将混合物通过双螺杆挤出机,挤出造粒子,再经开炼机成片,硫化机模压,最后经拉力机成型即得。
一种柔性防火电缆外护套,其各原料以重量份计如下:水溶性氟化物树脂39份,癸二酸二辛酯7份,聚羟基乙酸5.3份,三氧化二锑1.5份,白炭黑3份,细辛脂素2.2份,硫磺0.2份,氯化石蜡1.3份,促进剂0.4份,磷酸氢二钠1份,抗氧剂TAC0.35份,防老剂0.5份,质量百分数21%NaOH溶液62份、质量百分数19%硝酸溶液21份。
本发明采用价格低廉的水溶性氟化物树脂、硫磺作为主要原料,同时几个添加料之间配比合理,具有良好的机械强度,同时具有良好的防腐蚀、耐酸碱的性能,对电缆进行很好的保护,表面密封性好,防水,不易折断,密度小、重量轻。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柔性防火电缆外护套,其各原料以重量份计如下:水溶性氟化物树脂39份,癸二酸二辛酯7份,聚羟基乙酸5.3份,三氧化二锑1.5份,白炭黑3份,细辛脂素2.2份,硫磺0.2份,氯化石蜡1.3份,促进剂0.4份,磷酸氢二钠1份,抗氧剂TAC0.35份,防老剂0.5份,质量百分数21%NaOH溶液62份、质量百分数19%硝酸溶液21份;
该电缆料具体的制作方法是:
(1)将水溶性氟化物树脂、癸二酸二辛酯、氯化石蜡加入质量百分数21%NaOH溶液混合搅拌后进行蒸煮0.5h,再用质量百分数19%硝酸溶液进行酸降解0.55小时,温度为80℃,酸降解后放入烘干箱温度为85℃,烘干时间为1.2h,得到粘稠物;
(2)将粘稠物放入到搅拌容器中,同时放入剩余原料不断搅拌,搅拌容器的温度从常温上升到110℃,用时80s,保温45min,冷却后加入高速混合机,混合均匀后,将混合物通过双螺杆挤出机,挤出造粒子,再经开炼机成片,硫化机模压,最后经拉力机成型即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陆玉如,未经陆玉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33574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