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应用于MRAM的尖峰电流旁路保护控制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610332706.7 | 申请日: | 2016-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041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8 |
发明(设计)人: | 张玲月;黄鹏如;洪奇正 | 申请(专利权)人: | 来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H9/02 | 分类号: | H02H9/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224 | 代理人: | 王程,何冲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竹***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应用于 mram 尖峰 电流 旁路 保护 控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数据存取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应用于MRAM的尖峰电流旁路保护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磁性随机存取内存(Magnetic Random Access Memory,以下简称MRAM)属于非挥发性内存,和现有的动态随机存取内存(DRAM)或静态随机存取内存(SRAM)材料不同,当电子产品断电、关机时,仍然可以保持存取性。MRAM具有低耗能、非挥发、可快速读写等优点。MRAM的基础核心内存位(bit cell)是由一个磁性隧道结(Magnetic Tunnel Junction,以下简称MTJ)组件及一个开关晶体管构成,该MTJ组件就如同一个可变电阻。该MTJ组件有三个层面,如图1a及图1b所示,最上面的层为自由层10,中间为穿隧隔离层11,最下面的层是固定层12,其中自由层10的磁场极化方向可以改变,而固定层12的磁场方向固定不变。当自由层10与固定层12的磁场方向相同时(参见图1a),MTJ组件呈现低电阻(RL);当自由层10与固定层12的磁场方向相反时(参见图1b),MTJ组件呈现高电阻(RH)。数字信息(0或1)可藉由写入不同极性电流去磁化MTJ组件磁性层方向而储存在MTJ内,读取时,如上所述,因不同的磁距方向会展现出不同的电阻特性(即上述低电阻或高电阻),藉此可分辨出数字信息。再者,上述MTJ组件呈现低电阻(RL)以及高电阻(RH)的不同电阻特性时,其写入以及读取操作均有其工作电压范围,如图1c所示。
接着,请参阅图2,其用以揭示MRAM电路架构,前述MRAM电路架构包括记忆元件阵列20(以N行X1列为例),对前述记忆元件阵列进行写入操作的控制电路21、以及对前述记忆元件阵列20执行读取操作的控制电路22。前述记忆元件阵列20由N行磁性记忆元件200组成,每一磁性记忆元件200包括MTJ组件MTJ0以及与该MJT组件MTJ0的一端串联的晶体管2001的漏极D(Drain)组成。前述电路还包括N条字符线WL1至WLn,分别与上述晶体管 的栅极(Gate)连接,用于控制前述晶体管开、关动作,位线BL连接至每一MTJ组件的另一端,以及源极线SL连接至每一晶体管的源极S(Source)。如图2所示,上述控制电路21、22分别通过开关CS与记忆元件阵列连接。对前述MRAM进行写入操作时,写入电流的振幅应维持在一定范围内,既要足够大改变各MTJ组件的电阻状态,又要不超过MTJ组件的崩溃电压。而当对MRAM执行读取操作时,读取电流应维持低于某一特定振幅,以避免读取干扰错误,因振幅过大导致MTJ组件所储存数据转态。请继续参考图3,其显示对上述MRAM执行写入操作的控制电流WL、CS,读取操作的控制电流Din以及流经MTJ组件的电流。如图3所示,在施加写入控制电流WL、CS或读取控制电流Din使电路中控制开关导通的瞬间,MTJ组件MTJ0上产生瞬间峰值电流(图中以虚线圈起来的部分),而该瞬间峰值电流则如图4所示的写入信号「0」的电流路径WP0或如图5所示的写入信号「1」的电流路径WP1通过MTJ组件MTJ0,严重时,写入控制电压大于MTJ组件MTJ0的崩溃电压(如图1c所示的MTJ组件的V-R图),MTJ组件MTJ0虽未立即损毁,久而久之,会降低MTJ组件MTJ0的可靠性。此外,读取时,瞬间峰值电流则如图6所示的读取路径RP通过MTJ组件MTJ0,虽未造成数据读取错误,久而久之亦会降低MTJ组件MTJ0的可靠性。
因此,如何提出一种新的MRAM电路架构,以克服现有MRAM电路存在的缺陷,已成为目前业界亟待攻克的难题。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诸多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应用于磁性随机存取内存(Magnetic Random Access Memory,以下简称MRAM)的尖峰电流旁路保护控制装置,在选择开关导通的瞬间,避免将尖峰电流通过读写路径上的磁性记忆元件,并将该尖峰电流引导出去,以确保MTJ组件上的电流在其工作范围内,进而可保证MTJ组件的可靠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来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来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33270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母联断路器的失灵与盲区保护方法
- 下一篇:一种通电方法、通电装置以及用电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