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能够防止水泥灰堵塞的改进结构及其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332369.1 | 申请日: | 2016-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800180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07 |
发明(设计)人: | 唐霖;杜仲;梁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五冶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88/70 | 分类号: | B65D88/70;B65G65/46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1220 | 代理人: | 冯龙 |
地址: | 610000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能够 止水 泥灰 堵塞 改进 结构 及其 使用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能够防止水泥灰堵塞的改进结构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水泥,粉状水硬性无机胶凝材料。加水搅拌后成浆体,能在空气中硬化或者在水中更好的硬化,并能把砂、石等材料牢固地胶结在一起。水泥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5000年前的中国秦安大地湾人,他们铺设了类似现代水泥的地面。后来古罗马人在建筑中使用的石灰与火山灰的混合物,这种混合物与现代的石灰火山灰水泥很相似。用它胶结碎石制成的混凝土,硬化后不但强度较高,而且还能抵抗淡水或含盐水的侵蚀。长期以来,它作为一种重要的胶凝材料,广泛应用于土木建筑、水利、国防等工程。水泥行业中球磨工艺应用于两个生产环节,一个环节与火电行业相同,应用于磨制煤粉,为生产提供燃煤;另一个环节应用于将烧结成块的水泥熟料磨制成粉状,这一环节对于水泥企业的生产效率与产品品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几年,由于固定资产投资增加,基础设施建设、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对水泥产量的拉动作用十分明显。在巨大的需求拉动下,水泥产量仍将保持较为稳定的增长。据相关数据统计,2012年水泥行业产量已达到21亿吨。
在混凝土搅拌站需要使用到大量的散装水泥,散装水泥通过物流运输车提前输送到水泥储存罐,使用时通过水泥储存罐下口螺旋将水泥输送至搅拌机,水泥通过积压储存后,螺旋口部的水泥较为紧密且输送较慢,由于水泥灰数量多,颗粒小,经储存后,在进入到输送位置时又将产生结块,造成输送口堵塞,使得输送效率降低甚至无法输送,而搅拌站是一个持续工作并且对水泥需求量大的工作,涉及到很多工程的运行,这将严重影响施工进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水泥搅拌后容易堵塞输送口,造成输送效率降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防止水泥灰堵塞的改进结构及其使用方法,该结构及方法通过持续输入气流,防止水泥结块,保证水泥输送的持续性和高效性,而且能够防止水泥灰倒流到管道中,解决现有水泥搅拌后容易堵塞输送口,造成输送效率降低的问题。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能够防止水泥灰堵塞的改进结构,包括内部中空的水泥储存罐,所述水泥储存罐的侧壁上设置有若干个安装管,每个安装管一端均与水泥储存罐内部连通,安装管的另一端均连接有通气管,通气管连接有气泵,气泵连接有控制箱,通气管、气泵以及控制箱均设置在水泥储存罐外部,在安装管的外壁上安装有电磁阀,电磁阀与安装管的腔室连通,电磁阀设置在水泥储存罐外部,且电磁阀与控制箱连通,电磁阀能够封闭其与安装管腔室的连通处,电磁阀下方设置有收集桶,且收集桶与电磁阀连通。水泥的粒径小,而且都是大批量进行搅拌,在水泥储存罐中进行搅拌时,能够将袋装水泥中的结块部分打散,重新成为分数的颗粒状水泥,但是通过搅拌后,由于水泥储存罐底部为了便于卸料而呈漏斗状,使得水泥易附在水泥储存罐壁面产生凝结,再次结块,这将沿着影响水泥进入引导管,甚至会堵塞引导管的管口,造成水泥输送效率降低,影响搅拌站的混凝土生产效率,增大了运行成本,本方案通过采用向水泥储存罐中吹气,气流在水泥储存罐中形成涡流,使得搅拌后的水泥不会贴附在水泥储存罐内壁也不会产生结块,能够快速地进入到引导管中进行输送,保证了输送效率,而且在气体暂停输送时也不会出现倒流粉末堵塞通气管的现象,实现了水泥灰的高效输送,解决现有水泥搅拌后容易堵塞输送口,造成输送效率降低的问题。
如果不设计收集桶作为缓冲和收集,在气体停止输送时,由于倒流的作用,容易将水泥储存罐中水泥灰吸入到通气管中,由于温差或者湿度差等产生结块,最终造成堵塞,也可以在安装管插入到水泥储存罐中的端头安装单向阀,其能够避免气体回流,但是由于水泥灰的粒径小,其还是会堵塞单向阀的阀口,造成再次输气时产生堵塞,需要频繁地清理,也非常不方便,本方案设计收集桶后,利用其相对较大的空间,能够将导流的气体减速、减缓,混在其中的水泥灰能够快速沉淀在下方,不会导入到通气管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五冶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五冶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33236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