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上建堤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330822.5 | 申请日: | 2016-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80725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30 |
发明(设计)人: | 周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进 |
主分类号: | E02B3/10 | 分类号: | E02B3/10;E02D5/34;E02D15/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万慧达律师事务所 11111 | 代理人: | 王虎;杨行宇 |
地址: | 中国香港新界*** | 国省代码: | 中国香港;8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上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上建堤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在水底钻出多个桩孔;(2)各桩孔灌注混凝土形成混凝土柱;(3)在混凝土柱的外部、沿多根混凝土柱延伸而成的轮廓面,填充混凝土形成混凝土墙体。本发明个的水上建堤方法,能直接在水上进行作业建造堤坝,施工速度快,而且建造的堤坝稳固、有效防止水流冲击。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造工程,具体涉及一种在水上建造堤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经济建设平稳快速发展,尤其沿海地区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然而由于经济发展的需要,要向海洋、江河等“借用”陆地资源,以满足人们的生产、经营需求。包括围海造陆、建造码头、跨江(海)大桥的桥墩等工程,都需要在水上(江河上或海上)建造堤坝。但是,现有的施工方法非常耗时、效率低,无法直接在水上进行施工,无法满足实际需求。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不足,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快速、高效,而且能适应不同河床、海床特殊情况而进行建造的,直接在水上进行堤坝建造的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水上建堤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在水底钻出多个桩孔;
(2)各桩孔灌注混凝土形成混凝土柱;
(3)在混凝土柱的外部、沿多根混凝土柱延伸而成的轮廓面,填充墙材料形成墙体。
这样的方式使得墙体以混凝土柱为支柱,使堤坝墙体有较好的受力;同时由于能直接在水上进行作业,提高施工效率。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步骤(3)中,形成墙体具体为:所述墙材料为混凝土;以两根或以上混凝土柱为一组,沿每组混凝土柱两侧插下模板,在模板之间浇灌混凝土形成墙体。
这样的方式快速、高效,适合于水深较浅的河、海边进行施工。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为,所述步骤(3)中,形成墙体具体为:所述墙材料为砖;沿混凝土柱向水底叠放若干砖,所述砖之间紧密连接形成墙体;
还包括步骤(4):所述混凝土柱与所述砖之间的间隙填充防水物料;
优选地,所述砖体的中部设有贯穿砖体上下表面的中空柱位和/或中空墙位;所述方法还包括步骤(3-1),在所述砖叠放成墙体之后,沿砖的中空墙位和/或中空柱位灌注混凝土,形成防水墙;更选地,所述中空墙位的墙侧壁上边缘低于所述砖体的上边缘,和/或所述中空墙位的墙侧壁下边缘高于所述砖体的下边缘;
这样的方式是墙体更稳固,施工更简便,有效抵御湍急河水或海水的冲击。中空墙位、中空柱位的作用使墙体在多加一道防水墙结构,进一步保障防水效果。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步骤(1)中,所述桩孔排列成双排延伸;所述步骤(3)中,分别沿双排桩孔上的混凝土柱,形成双排墙体,双排墙体之间具有间隙;还包括步骤(5):在双排混凝土墙之间的间隙中填充混凝土,使双排墙体连结成整层墙体。
这样的方式更进一步提高堤坝墙体的稳固性。
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还还包括步骤(6):在形成的整层墙体上,再重复步骤(1)至(5)建造双排的整层墙体,直到多层整层墙体组成的整体墙体满足高度要求;优选地,所述步骤(6)中,最顶层的墙体为单排墙体。
这样的方式可把堤坝建造在更深的水域,满足实际需求。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优选地,所述砖体的上端面和下端面均设有形状匹配的榫槽位;所述榫槽位用于使上下相邻的两块砖体相互扣合;优选地,所述砖体的顶面还设有防水胶层,所述防水胶层与砖体的顶面形状匹配;更优地,所述砖体的所有外角制成圆角。这样的方案是砖与砖之间更加紧密扣合,更不容易被海水冲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进,未经周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33082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道路工程急流槽
- 下一篇:车载高压吹风式清雪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