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取电方法、降噪耳机及播放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610327094.2 | 申请日: | 2016-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962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4 |
发明(设计)人: | 赵桀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1/10 | 分类号: | H04R1/1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凯达知识产权事务所44256 | 代理人: | 刘大弯,沈荣彬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方法 耳机 播放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取电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取电方法、降噪耳机及播放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和工业的发展,噪音污染越来越严重,不管是商务旅行、日常出行,还是工作生活环境,噪音都无处不在。既然控制不了噪音源,那就只能阻止它进入耳朵,于是,各种降噪耳机应运而生。
目前,降噪耳机主要有被动降噪和主动降噪两大类。其中,被动降噪耳机一般是用隔音效果较好的材料制成的入耳耳机或头戴式耳机,把耳朵入音孔堵严实,起到物理隔音的效果,降噪效果并不太好,而且舒适度也不够。而主动降噪耳机会通过耳机喇叭处的麦克风采集外界环境噪声,利用耳机内置的降噪模块来分析噪声信号,同时产生与其反相的声音进行播放,减弱或抵消外界噪声。主动降噪不需要耳机声音过大,对耳机隔音材质要求也不过高,相比被动降噪,更容易被用户所接受。
但是,主动降噪耳机由于需要给降噪芯片供电,一般采用了内置锂电池或者干电池的方法,这不仅增加了体积和重量,还限制了耳机的使用时长,同时,由于电池也有使用寿命,给用户增加了一笔后续更换或维修电池的费用。
因此,现有的降噪耳机有值得改进的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取电方法、降噪耳机及播放设备,可以解决所述降噪耳机需要内置电池所导致的一系列问题(如增加体积和重量,增加用户成本等)。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降噪耳机,包括:降噪模块、滤波电路和取电电路;其中,所述滤波电路,用于接收混合音频信号,并将所述混合音频信号过滤为第一音频信号和第二音频信号,其中所述第一音频信号输出至所述降噪模块,所述第二音频信号输出至所述取电电路;所述取电电路,用于将所述第二音频信号转换为电源,并利用所述电源对所述降噪模块供电。
其中,所述取电电路包括:串联的升压电路、交流变直流整流电路以及稳压电路,所述升压电路用于接收来自所述滤波电路的所述第二音频信号,所述稳压电路用于向所述降噪模块输出所述电源。
其中,所述第二音频信号为具有设定频率的音频信号,所述第一音频信号为待播放的音频信号,其中所述第一音频信号和所述第二音频信号具有不同的频率。
其中,所述第一音频信号和所述第二音频信号是在与所述降噪耳机相连的播放设备中合成为所述混合音频信号的,并且所述混合音频信号是由所述播放设备输出至所述滤波电路的。
其中,还包括:降噪开关,与所述降噪模块连接,用于开启或关闭所述降噪模块的降噪功能;其中,当所述降噪开关打开时,所述混合音频信号被传递至所述滤波电路,以开启所述降噪功能;当所述降噪开关关闭时,纯的音频信号被传递至所述滤波电路,以关闭所述降噪功能。
其中,所述降噪耳机包括:麦克风,用于当所述降噪耳机插入终端时,与所述终端电性连接,所述降噪开关的一端连接所述麦克风和所述降噪模块, 另一端串联一电阻至地。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播放设备,包括:混音模块,用于将第一音频信号和第二音频信号合成为混合音频信号,并将所述混合音频信号输出至降噪耳机,其中所述第一音频信号为待播放的音频信号,所述第二音频信号用于为所述降噪耳机中的降噪模块供电。
其中,所述第二音频信号为具有设定频率的音频信号,并且所述第一音频信号和所述第二音频信号具有不同的频率。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取电方法,包含:接收混合音频信号;将所述混合音频信号过滤为第一音频信号和第二音频信号;将所述第一音频信号提供至待供电模块;以及将所述第二音频信号转换为电源,并提供至所述待供电模块,以为所述待供电模块供电。
其中,所述将所述第二音频信号转换为电源,包括:依次对所述第二音频信号执行升压操作、交流变直流并整流操作、和稳压操作,以生成所述电源。
其中,所述第二音频信号为具有设定频率的音频信号,所述第一音频信号为待播放的音频信号,并且所述第一音频信号和所述第二音频信号具有不同的频率。
其中,所述待供电模块为具有降噪功能的降噪模块,所述接收混合音频信号的步骤是由具有所述降噪模块的降噪耳机执行的。
其中,在所述接收混合音频信号之前还包括:
当所述降噪模块的降噪功能开启时,所述播放设备产生所述混合音频信号,并输出至所述降噪耳机。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32709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线麦克风及其控制方式
- 下一篇:一体化多声道音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