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TPMS自动匹配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10325900.2 | 申请日: | 2016-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74428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5 |
发明(设计)人: | 尤山泉;洪松辉;蔡竣丞;郭振华;林东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为彪汽配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C23/04 | 分类号: | B60C23/04;B60C23/20 |
代理公司: | 上海硕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31251 | 代理人: | 郭桂峰 |
地址: | 201323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tpms 自动 匹配 方法 系统 | ||
1.一种TPMS自动匹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S10:获取多个轮胎的ID信息、胎温信息及第一位置信息;
S20:分析所述胎温信息,识别第二位置信息;
S30:匹配每个轮胎的所述ID信息、第一位置信息及第二位置信息,生成自动匹配信号;
在步骤S10前还包括步骤:
S01:启动与多个轮胎分别对应的传感器,并等待所述传感器随相应的轮胎运行第一预设时间;
S02:记录所述轮胎的运行时间;
S03:显示所述轮胎的运行时间和/或所述轮胎的运行时间与所述第一预设时间的差值。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TPMS自动匹配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S20包括步骤:
S21:将所述胎温信息按照从大到小排序;
S22:将排序为第一、第二的两个胎温信息对应的第二位置信息均识别为驱动轮;
S23:将排名为第三、第四的两个胎温信息对应的第二位置信息均识别为非驱动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TPMS自动匹配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S20还包括步骤:
S24:获取汽车型号,判断所述驱动轮是否为前轮;
S25:若是,则将排序为第一、第二的两个胎温信息对应的第二位置信息均识别为前轮,将排名为第三、第四的两个胎温信息对应的第二位置信息均识别为后轮;
S26:若否,则将排序为第一、第二的两个胎温信息对应的第二位置信息均识别为后轮,将排名为第三、第四的两个胎温信息对应的第二位置信息均识别为前轮。
4.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TPMS自动匹配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步骤:
S60:存储所述自动匹配信号;
和/或;
S70:提示自动匹配完成。
5.一种TPMS自动匹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S10:获取多个轮胎的ID信息、胎温信息及第一位置信息;
S20:分析所述胎温信息,识别第二位置信息;
S30:匹配每个轮胎的所述ID信息、第一位置信息及第二位置信息,生成自动匹配信号;
在所述步骤S20之前还包括步骤:
S41:获取多个所述轮胎的胎压信息;
S42:判断任意两个所述胎压信息的差值是否小于第一预设值;
S43:若是,则进行步骤S20;
S44:若否,则调整轮胎的胎压直至任意两个所述胎压信息的差值小于第一预设值。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TPMS自动匹配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S20包括步骤:
S21:将所述胎温信息按照从大到小排序;
S22:将排序为第一、第二的两个胎温信息对应的第二位置信息均识别为驱动轮;
S23:将排名为第三、第四的两个胎温信息对应的第二位置信息均识别为非驱动轮。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TPMS自动匹配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S20还包括步骤:
S24:获取汽车型号,判断所述驱动轮是否为前轮;
S25:若是,则将排序为第一、第二的两个胎温信息对应的第二位置信息均识别为前轮,将排名为第三、第四的两个胎温信息对应的第二位置信息均识别为后轮;
S26:若否,则将排序为第一、第二的两个胎温信息对应的第二位置信息均识别为后轮,将排名为第三、第四的两个胎温信息对应的第二位置信息均识别为前轮。
8.如权利要求5至7任一项所述的TPMS自动匹配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步骤:
S60:存储所述自动匹配信号;
和/或;
S70:提示自动匹配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为彪汽配制造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为彪汽配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325900.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