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污水源热泵引退水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610325765.1 | 申请日: | 2016-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886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4 |
发明(设计)人: | 张木溪;余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万申迪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30/06 | 分类号: | F25B30/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污水 源热泵 引退 水系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创造涉及暖通中央空调系统集成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污水源热泵引退水系统。
背景技术
当前世界资源紧缺,环境污染又日益恶化,节约资源,低碳环保,绿色节能建筑,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已成为国家和行业的发展趋势。
污水源热泵系统是从水地源热泵系统衍生出来的一种新型低品可再生热能利用系统,利用城市污水、江水、河水、湖水以及工业废水等可再生水作为热泵机组的冷、热源,由于城市管网深埋地下,且大部分处于交通要道,引水、退水施工比较复杂,一般采用顶管或地下暗挖施工,造价较高,施工难度较大。
本发明创造一种新型污水源热泵引退水系统,通过对引、退水管道的特殊设计,就能以简单的方式达到引、退水目的,有效的减轻引、退水施工难度,降低工程造价。
发明创造内容
本发明创造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污水源热泵引退水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发明创造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新型污水源热泵引退水系统,包括:自流引水管、退水管、污水干渠,所述一种新型污水源热泵引退水系统是根据污水源热泵系统引水靠重力自流的特点,自流引水管为无压管道,一般采用管径较大的水泥涵管,污水引入建筑机房周边的泵坑后通过潜污泵提升至污水源热泵系统主机换热器内,换完热后重新退回至污水干渠,故换完热量后退水时的污水是有压力的,退水管为有压管,一般采用管径较小的耐腐蚀PE管,常规退水管需另单独施工退回污水干渠的下游,本发明创造利用两条管路的管径差异,在保证引水污水流量的前提下,将退水管敷设与自流引水管的顶部,原路返回后再转弯退回污水干渠的下游。
所述的一种新型污水源热泵引退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自流引水管中的污水始终在管路的底部,退水管必须紧贴自流引水管的顶部敷设,退水管敷设至自流引水管与污水干渠的接口处,伸出一个弯头的距离即可,退水管弯后必须向污水干渠中污水流向同一方向,并且向污水水流方向延伸一定距离。
所述的一种新型污水源热泵引退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自流引水管按污水源热泵系统主机需求冷却水流量来选定,并适当放大,退水管管径占用空间不应过大,不超过自流引水管管径的1/3,因检修不便,自流引水管不应过长,同理在自流引水管内部的退水管若有连接头,施工必须处理好,保证后期不会检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创造的有益效果是:以简单而科学方式达到了引、退水的目的,有效的减轻引、退水施工难度,降低工程造价,从而能更好的推进污水源热泵系统;污水源热泵系统代替了冷却塔和锅炉,节约了机房占地面积,提高换热效率,本发明创造初投资经济、科学,使用效果好,是一种理想的可再生绿色新能源空调系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创造的系统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创造的实现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一种新型污水源热泵引退水系统原理图,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创造。
如图1所示,一种新型污水源热泵引退水系统,包括:1、自流引水管2、退水管3、污水干渠,所述一种新型污水源热泵引退水系统是根据污水源热泵系统引水靠重力自流的特点,自流引水管1为无压管道,一般采用管径较大的水泥涵管,污水引入建筑机房周边的泵坑后通过潜污泵提升至污水源热泵系统主机换热器内,换完热后重新退回至污水干渠3,故换完热量后退水时的污水是有压力的,退水管2为有压管,一般采用管径较小的耐腐蚀PE管,常规退水管2需另单独施工退回污水干渠3的下游,本发明创造利用两条管路的管径差异,在保证引水污水流量的前提下,将退水管2敷设与自流引水管1的顶部,原路返回后再转弯退回污水干渠3的下游。
所述的一种新型污水源热泵引退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自流引水管1中的污水始终在管路的底部,退水管2必须紧贴自流引水管1的顶部敷设,退水管2敷设至自流引水管1与污水干渠3的接口处,伸出一个弯头的距离即可,退水管2弯后必须向污水干渠3中污水流向同一方向,并且向污水水流方向延伸一定距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万申迪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万申迪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32576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小微型不用电制冷降温系统
- 下一篇:一种基于相变蓄热的太阳能热泵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