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液压转向阀对中打销夹具在审
申请号: | 201610324079.2 | 申请日: | 2016-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788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4 |
发明(设计)人: | 王宸;曾又;陈君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 |
主分类号: | B25B11/02 | 分类号: | B25B11/02 |
代理公司: | 十堰博迪专利事务所42110 | 代理人: | 高良军 |
地址: | 442002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液压 转向 中打销 夹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零部件装配夹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汽车液压转向阀对中打销的夹具。
背景技术
汽车的转向系统用于改变和恢复汽车的行驶方向,是汽车稳定、安全行驶的基本保证,驾驶者通过它来感知和操纵汽车。如何设计汽车的转向系统,使汽车能按驾驶员的意志而进行转向行驶,如何运用最新的测试手段和方法做好转向系统的性能分析和评价,始终是各汽车厂家和科研机构的重要课题。
液压助力转向器(HPS)是转向器中最传统和常用的一种转向器,它是在传统机械转向系统基础上额外加装了一套液压助力系统,以液压油为动力,通过液压泵产生的助力来推动机械转向器工作。
转向器的力学特性主要考察车辆驾驶时左右拐弯时使用力矩的对称性,对称性是否良好是评价整车驾驶舒适性的一个重要指标,在转向器制造流程中的对中打销是关系到转向器力特性曲线对称性的关键工序,因此,如何设计该工序的工装夹具,成为行业内部研究的重点。
发明内容
为提高定位精度,保障加工效率,本发明提出一种用于汽车液压转向阀对中打销的夹具。
为此,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汽车液压转向阀对中打销夹具,包括夹具本体,其特征在于:夹具本体由前锁总成、阀夹具总成和后夹紧总成三部分组成;所述前锁总成包括前壳体,前壳体内设有前油缸,前油缸活塞杆上设有前锥形夹套,前锁总成用于将转向阀前部锁紧;所述阀夹具总成包括夹具基座,夹具基座设有中心安装腔,在夹具基座的一端安装腔内设有阀套,在夹具基座的另一端外部设有螺母,阀夹具总成用于将转向阀固定夹紧;所述后夹紧总成包括后壳体,后壳体内设有后油缸,后油缸活塞杆上设有后锥形夹套,后锥形夹套后端对应设有顶杆,顶杆上向后依次设有导向套和手柄,顶杆通过手柄和导向套支撑后与后壳体连为一体,在后壳体外侧通过锁紧块设有油管接头,后夹紧总成用于将转向阀后端固定夹紧。
工作原理:
此夹具用于夹紧液压转向阀的转向螺杆和阀体部分,利用输入轴转动阀芯,保证液压转向阀对中打销过程中不会发生位移,继而把圆柱销压入。
工作过程如下:使用时,将夹具本体的前锁总成和后夹紧总成松开,通过液压油路将夹具后端夹紧,对转向螺杆部分进行固定,模拟车轮转向极限角度,将阀夹具总成卡住液压转向阀的阀体,利用输入轴转动阀芯,分别向两侧驱动输入轴到极限位置,检测最大工作油压状态下转向控制阀内泄漏,两向内泄漏量分别显示,然后根据灵敏度特性曲线,找到左右油压对称点,即为扭杆和阀芯的灵敏度中点;找到灵敏度中点后开始打孔压销,此时将夹具本体的前锁总成和后夹紧总成都夹紧,通过液压油路将夹具前锁总成在液压转向阀的轴承壳处固定夹紧,以保证在加工销孔过程中此灵敏度中点固定不变,直到销子压入;复检时,松开夹具本体的前锁总成同时后夹紧总成夹紧,利用输入轴进行力学特性试验,通过力特性曲线的对称度来判断对中打销是否合格;合格后,将夹具本体的前锁总成和后夹紧总成都松开,进行下件。
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将夹具本体设置为三部分,使用时能够根据不同工序启动夹具本体的不同部分对工件的相应部位进夹紧或松开,从而实现对工件的对中打销。该夹具结构简单、制造方便,定位准确、夹紧效率高,有效提高了液压转向阀对中打销工序的加工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前锁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阀夹具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后夹紧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为:1、前壳体;2、前油缸活塞杆;3、前锥形夹套;4、夹具基座;5、阀套;6、螺母;7、后壳体;8、后油缸活塞杆;9、后锥形夹套;10、顶杆;11、导向套;12、手柄;13、连接螺栓;14、锁紧块;15、油管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未经湖北汽车工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32407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