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捕虫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10320417.5 | 申请日: | 2016-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8297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7 |
发明(设计)人: | 严勋植 | 申请(专利权)人: | 首尔伟傲世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M1/08 | 分类号: | A01M1/08;A01M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铭硕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6 | 代理人: | 刘灿强;尹淑梅 |
地址: | 韩国京畿***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捕虫器 | ||
1.一种捕虫器,所述捕虫器利用紫外线引诱并捕捉昆虫,其中,所述捕虫器包括:
主体;
昆虫通过部,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主体上,并选择性地使昆虫通过;
空气集尘部,设置于所述主体的下部;
电动机,位于所述空气集尘部与所述昆虫通过部之间;
吸入扇,位于所述电动机与所述空气集尘部之间,并借助于所述电动机而旋转;
UV LED安装部,设置于所述昆虫通过部的上部,并加装有UV LED模块;以及
捕捉部,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空气集尘部的下部,对昆虫进行捕捉,
其中,所述昆虫通过部包括使昆虫选择性地通过的多个昆虫通过孔,所述多个昆虫通过孔借助于圆形构件及辐射状构件而形成,
所述空气集尘部包括空气集尘吐出口,并且
所述空气集尘吐出口的直径与所述吸入扇的直径比满足1:2至1: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捕虫器,其中,所述昆虫通过部具有格子形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捕虫器,其中,所述多个昆虫通过孔为借助于以所述昆虫通过部的中央为中心的多个圆形构件及辐射状构件而形成的中心角为20°至40°的扇形形式,各圆形构件为与邻接圆形构件隔开1.0cm至1.5cm的形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捕虫器,其中,所述吸入扇的扇叶为2个至6个,所述吸入扇的旋转速度为1500rpm至2800rp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捕虫器,其中,所述UV LED安装部从所述主体隔开的垂直距离与所述主体部的高度之比为1:1至1: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捕虫器,其中,所述UV LED安装部从所述捕捉部隔开的垂直距离与所述捕捉部的高度之比为1:0.5至1: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捕虫器,其中,在所述昆虫通过部及所述UV LED安装部之间,借助于所述吸入扇而形成的气流的速度为0.5m/s至3m/s。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捕虫器,其中,所述空气集尘部加装于所述主体的下部,使得借助于所述吸入扇而流入的昆虫吐出到所述捕捉部,并且还包括空气集尘部辐条和空气集尘部侧面口,
所述空气集尘部为直径越从所述吸入扇离开越变窄的圆锥形形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捕虫器,其中,所述捕捉部包括使空气借助于所述吸入扇而吐出到外部的筛目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捕虫器,其中,所述筛目部包括筛目部孔,所述筛目部孔在筛目部辐条之间形成,供借助于所述吸入扇而形成的气流吐出到所述捕捉部的外部,
昆虫通过孔面积的总和与筛目部孔面积的总和之比为1:0.8至1:3.0。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捕虫器,其中,所述捕虫器还包括支架,使所述UV LED安装部隔开并支撑于所述主体上,使得昆虫流入所述主体与所述UV LED安装部之间的空间。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捕虫器,其中,所述UV LED模块加装于所述UV LED安装部的下面。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捕虫器,其中,所述UV LED模块能够与所述UV LED安装部进行拆装。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捕虫器,其中,所述UV LED安装部在下面附着或涂布有使UV反射的材料。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捕虫器,其中,在所述UV LED安装部的上面,加装有沿水平方向比所述UV LED安装部进一步延长形成的UV LED安装部伞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首尔伟傲世有限公司,未经首尔伟傲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320417.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齿轮磨削去除裂纹的修复方法
- 下一篇:一种新型驱蚊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