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伏电池组件的冷却热交换供热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0320361.3 | 申请日: | 2016-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827199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5 |
发明(设计)人: | 王虎;李世杰;刘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大唐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S40/44 | 分类号: | H02S40/44;H02S40/42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中南伟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2257 | 代理人: | 张燕清 |
地址: | 10220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组件 冷却 热交换 热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太阳能光伏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对光伏电池组件组件进行散热的装置。
背景技术
光伏电池组件是通过光电效应或者光化学效应直接把光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以光电光伏电池及系统工作原理光伏电池及系统工作原理效应工作的薄膜式光伏电池组件为主流,而以光化学效应原理工作的光伏电池组件则还处于萌芽阶段。太阳光照在半导体p-n结上,形成新的空穴--电子对。在p-n结电场的作用下,空穴由n区流向p区,电子由p区流向n区,接通电路后就形成电流。
太阳能具有无枯竭危险;绝对干净(无污染,除蓄电池外);不受资源分布地域的限制;可在用电处就近发电;能源质量高;使用者从感情上容易接受;获取能源花费的时间短;供电系统工作可靠。太阳能的种种优点,使光伏电池组件其具有广阔的前景。
光伏电池组件在技术上需要解决散热问题,但是传统的散热结构和方法,都是直接将光伏电池组件的热量散去,不仅散热效果有限,而且没有对热量加以利用。
有鉴于上述的缺陷,本设计人,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光伏电池组件的冷却热交换供热水装置,从而达到散热并且将热量收集利用的目的。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光伏电池组件的冷却热交换供热水装置,不仅能够有效冷却光伏电池组件,更是能够将光伏电池组件的热量加以收集并用于供热水。
本发明的一种光伏电池组件的冷却热交换供热水装置,包括玻璃板、空气层、光伏电池组件、散热铝板、热交换槽、换热水管和边框,所述玻璃板覆盖于所述光伏电池组件的上方,所述空气层位于所述玻璃板与所述光伏电池组件之间,所述光伏电池组件固定于所述散热铝板,且所述光伏电池组件的下表面紧贴所述散热铝板的上表面,所述散热铝板固定于所述热交换槽,且所述散热铝板的下表面紧贴所述热交换槽的上表面,所述热交换槽具有由导热金属材料制成的槽体以及位于槽体内的容置空间,所述热交换槽的槽体内的容置空间内填充满热传导介质,所述换热水管固定于所述热交换槽的槽体内且被所述热传导介质包围,所述换热水管的首尾两端分别为冷水进口和热水出口,所述冷水进口与水源连接,所述热水出口与用热水设备相连接,所述边框位于所述玻璃板、所述空气层和所述光伏电池组件的外围,所述玻璃板和所述光伏电池组件皆于边缘处固定于所述边框,所述边框的下端固定于所述散热铝板。
进一步的,所述热交换槽的平面尺寸和所述散热铝板的平面尺寸相同,且所述散热铝板的平面尺寸大于所述光伏电池组件的平面尺寸。
进一步的,所述换热水管为蛇形弯曲的管道,所述换热水管是由铜制成的铜管,并且所述铜管的壁厚为0.5毫米-5毫米。
进一步的,所述散热铝板的外表面以及所述热交换槽的外表面覆盖有隔热材料层。
进一步的,所述隔热材料层为隔热涂层、隔热包裹层或隔热贴膜。
进一步的,所述热交换槽的槽体是由铜制成的铜槽体或是由铝制成的铝槽体
借由上述方案,本发明至少具有以下优点:本发明的玻璃层一方面可以有效防止光伏电池组件与外界环境直接接触,保护电池,另一方面配合空气层可以控制热交换,减少热量从上表面过多散失;光伏电池组件靠散热铝板与热交换槽相连,其热量由热交换槽里的热传导介质传递至换热管内流动的冷却水带走,而冷却水被加热后成为热水,可通至用热设备处使用,实现热量的收集与利用;散热铝板和热交换槽的面积略大于光伏电池组件面积,可以吸收部分未照射到电池表面的光能。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大唐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大唐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32036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相移互补式振荡器
- 下一篇:一种太阳能板的导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