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以十六烷酸丁酯作为甜菜夜蛾雌蛾的引诱剂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316905.9 | 申请日: | 2016-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961387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13 |
发明(设计)人: | 杨发忠;王大伟;杨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林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N37/02 | 分类号: | A01N37/02;A01P19/00 |
代理公司: | 昆明科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53111 | 代理人: | 孙山明 |
地址: | 650224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十六 烷酸丁酯 作为 甜菜 夜蛾 引诱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利用寄主植物的信息化合物引诱昆虫保护植物方法。
背景技术
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 (Hübner)属鳞翅目、夜蛾科,是一种世界性顽固害虫,能对16科180多种植物造成严重危害,是典型的杂食性昆虫,在各类作物大棚生产条件下该虫常年大发生,给农业生产带来严重损失(吴世昌等,植物保护学报,1995, 22(1): 95–96; 罗礼智等,植物保护,2000, 26(3): 37–39)。特别在中国月季大棚生产过程中,甜菜夜蛾危害十分严重,目前主要靠化学农药,如多杀菌素、溴虫腈、灭多威、氯氰菊酯等进行防治。但一方面,甜菜夜蛾抗药性强,抗性发生快,往往导致化学农药对该虫的防治失效;另一方面,化学农药利用率一般仅为30%,环境负效应严重,加重农业生产成本。
昆虫与寄主植物之间通过各种化学通讯实现的互作关系,弄清昆虫搜寻寄主时用于定向寄主植物的信息化合物,筛选合适的引诱剂聚集甜菜夜蛾并集中歼灭,能克服环境问题和抗药性问题。类比地,甜菜夜蛾在搜寻寄主植物中国月季过程中信息化合物起到了关键作用,同时,考虑甜菜夜蛾存在孤雌生殖现象,筛选的引诱剂应当侧重于引诱雌虫。通过我们的实验,已经发现感染白粉菌后中国月季植株提取液含有的天然化合物中,壬醛、己酸、己醇等有驱避效果(周开艳,杨发忠等,河南农业科学, 2012, 41(2):93-96),但未发现该提取液中引诱甜菜夜蛾效果较好的信息化合物。我们的实验也发现健康和感病中国月季植株提取物混合物分别有引诱和驱避作用(Yang et al, Entomologia Experimentalis et Applicata, 2013, 148(1): 39–47),但未鉴定其成分,尚不能明确其中什么成分有引诱和驱避活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利用甜菜夜蛾成虫搜寻寄主植物中国月季中信息化合物的趋化性,从源于寄主植物天然的提取液成分中,提供以十六烷酸丁酯作为诱集甜菜夜蛾雌虫的引诱剂,从而防治甜菜夜蛾危害和环境友好。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方式实现:
以十六烷酸丁酯作为甜菜夜蛾雌蛾的引诱剂。
进一步,所述的引诱剂是:用乙醇作溶剂将十六烷酸丁酯配制成浓度为0.01~0.05mol/L溶液。
优选地,所述的引诱剂是:用乙醇作溶剂将十六烷酸丁酯配制成浓度为0.03mol/L溶液。
GC-MS鉴定是委托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完成的(如表1)。包括用气相色谱分离提取液,进入质谱分析器,测得的结果与色谱工作站中的数据库进行比对获得具体化学成分的名称。通过我们目前实验,GC-MS鉴定发现中国月季植株提取液含有的天然化合物中,除十六烷酸丁酯之外,十八烷酸丁酯、2-乙基己醇等也有引诱效果,但根据实验,十六烷酸丁酯的引诱效果较好。
在表1中,HRP、IRP分别是从健康中国月季植株(healthy rose plant, HRP)、感染白粉菌后中国月季植株(infected rose plant, IRP)中鉴定出的挥发性成分。对健康和感染白粉菌的中国月季,用正己烷浸提枝叶,得到提取液,进行GC-MS鉴定,得到感病枝叶的具体的化学成分。“-”表示未从该种材料中鉴定出。
表1 HRP、IRP的挥发性成分的GC-MS分析
Table 1 GC-MS analysis for volatiles obtained from HRP, IRP
(续表1)
(续表1)
(续表1)
如表1,十六烷酸丁酯是无病虫害的健康中国月季植株产生的一种次生代谢产物,用来代替化学农药对甜菜夜蛾进行防治,不会对月季植株和环境产生不良影响、不会导致该虫产生抗药性,应用前景广阔。
本发明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进步是:
本发明利用源于寄主植物的天然提取液成分中的十六烷酸丁酯作为引诱剂防治害虫,避免了该虫对化学农药抗药性。同时,十六烷酸丁酯来自寄主植物,在自然界中有着天然的降解途径,不会对环境产生不良影响。
本发明通过溶液喷施,在十六烷酸丁酯的引诱下,甜菜夜蛾雌虫在处理枝条上的总产卵量远大于对照,达到了引诱雌蛾的较好效果,有效减少了待保护植株上的落卵量和幼虫基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林业大学,未经西南林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31690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大轴纱线缠绕到小轴的装置
- 下一篇:用于成缆机绞笼装置的摇篮放线盘结构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