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采用抑波、磁化、吸附和离心的过滤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610316746.2 | 申请日: | 2016-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570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13 |
发明(设计)人: | 谢阿招 | 申请(专利权)人: | 谢阿招 |
主分类号: | F15B21/04 | 分类号: | F15B2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2000 浙江省绍***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采用 磁化 吸附 离心 过滤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压油过滤装置,具体涉及一种采用抑波、磁化、吸附和离心的过滤装置,属于液压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国内外的资料统计表明,液压系统的故障大约有70%~85%是由于油液污染引起的。固体颗粒则是油液污染中最普遍、危害作用最大的污染物。由固体颗粒污染物引起的液压系统故障占总污染故障的70%。在液压系统油液中的颗粒污染物中,金属磨屑占比在20%~70%之间。采取有效措施滤除油液中的固体颗粒污染物,是液压系统污染控制的关键,也是系统安全运行的可靠保证。
过滤器是液压系统滤除固体颗粒污染物的关键元件。液压油中的固体颗粒污染物,除油箱可沉淀一部分较大颗粒外,主要靠滤油装置来滤除。尤其是高压过滤装置,主要用来过滤流向控制阀和液压缸的液压油,以保护这类抗污染能力差的液压元件,因此对液压油的清洁度要求更高。
然而,现有的液压系统使用的高压过滤器存在以下不足:(1)各类液压元件对油液的清洁度要求各不相同,油液中的固体微粒的粒径大小亦各不相同,为此需要在液压系统的不同位置安装多个不同类型滤波器,由此带来了成本和安装复杂度的问题;(2)液压系统中的过滤器主要采用滤饼过滤方式,过滤时滤液垂直于过滤元件表面流动,被截流的固体微粒形成滤饼并逐渐增厚,过滤速度也随之逐渐下降直至滤液停止流出,降低了过滤元件的使用寿命。
因此,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确有必要提供一种创新的采用抑波、磁化、吸附和离心的过滤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所述缺陷。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过滤性能好,适应性和集成性高,使用寿命长的采用抑波、磁化、吸附和离心的过滤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采用抑波、磁化、吸附和离心的过滤装置,其包括底板、滤波器、U型微粒分离模块、回油筒、内筒、螺旋流道、滤芯、外桶以及端盖;其中,所述滤波器、U型微粒分离模块、回油筒、外桶依次置于底板上;所述滤波器包括输入管、外壳、输出管、弹性薄壁、H型滤波器以及串联H型滤波器;其中,所述输入管连接于外壳的一端,其延伸入外壳内,其和一液压油进口对接;所述输出管连接于外壳的另一端,其延伸入外壳内,其和U型微粒分离模块对接;所述弹性薄壁沿外壳的径向安装于外壳内;所述输入管、输出管和弹性薄壁共同形成一双管插入式滤波器;所述弹性薄壁的轴向上均匀开有若干锥形变结构阻尼孔;所述锥形变结构阻尼孔由锥形弹性阻尼孔管和缝孔组成;所述弹性薄壁和外壳之间形成串联共振容腔I以及并联共振容腔;所述串联共振容腔I的外侧设一串联共振容腔II,所述串联共振容腔I和串联共振容腔II之间通过一锥形插入管连通;该锥形插入管靠近输入管侧;所述H型滤波器位于并联共振容腔内,其和锥形变结构阻尼孔相连通;所述串联H型滤波器位于串联共振容腔I和串联共振容腔II内,其亦和锥形变结构阻尼孔相连通;所述H型滤波器和串联H型滤波器轴向呈对称设置,并组成串并联H型滤波器;所述U型微粒分离模块包括一U型管,U型管上依次安装有温控模块、磁化模块、机械离心模块、吸附模块以及消磁模块;所述U型微粒分离模块和回油筒的上方通过一回油筒进油管连接;所述内筒置于外桶内,其通过一顶板以及若干螺栓安装于端盖上;所述螺旋流道收容于内筒内,其和U型微粒分离模块之间通过一内筒进油管连接;所述内筒进油管位于回油筒进油管内,并延伸入U型微粒分离模块的中央,其直径小于回油筒进油管直径,且和回油筒进油管同轴设置;所述滤芯设置在内筒的内壁上,其精度为1-5微米;所述外桶的底部设有一液压油出油口。
本发明的采用抑波、磁化、吸附和离心的过滤装置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输入管和输出管的轴线不在同一轴线上;所述锥形变结构阻尼孔开口较宽处位于串联共振容腔I和并联共振容腔内,其锥度角为10°;所述锥形变结构阻尼孔锥形弹性阻尼孔管的杨氏模量比弹性薄壁的杨氏模量要大,能随流体压力变化拉伸或压缩;缝孔的杨氏模量比锥形弹性阻尼孔管的杨氏模量要大,能随流体压力开启或关闭;所述锥形插入管开口较宽处位于串联共振容腔II内,其锥度角为10°。
本发明的采用抑波、磁化、吸附和离心的过滤装置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温控模块包括加热器、冷却器和温度传感器;所述加热器采用带温度检测的重庆金鸿的润滑油加热器;所述冷却器选用表面蒸发式空冷器,冷却器的翅片管选KLM型翅片管;温度传感器采用铂电阻温度传感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谢阿招,未经谢阿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31674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F15B 一般流体工作系统;流体压力执行机构,如伺服马达;不包含在其他类目中的流体压力系统的零部件
F15B21-00 流体致动系统的共有特征;不包含在本小类其他各组中的流体压力致动系统或其部件
F15B21-02 .来自存储或定时装置的程序控制的伺服马达系统;所用的控制装置
F15B21-04 .同流体性能有关的各种专门措施,例如,排气、黏度变化的补偿、冷却、过滤、预防涡流
F15B21-06 .特殊流体的利用,例如液体金属;使用上述流体的流体压力系统的特殊利用及其控制部件
F15B21-08 .包括电控设备的伺服马达系统
F15B21-10 .延迟装置或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