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致密亚微米晶β″‐Al2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610316175.2 申请日: 2016-05-12
公开(公告)号: CN107365151B 公开(公告)日: 2021-01-01
发明(设计)人: 王建新;官万兵;刘武;王成田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主分类号: H01M10/0562 分类号: H01M10/0562;C04B35/10;C04B35/622;C04B35/64;C04B35/626;H01M10/054
代理公司: 宁波元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91 代理人: 单英
地址: 315201 浙江*** 国省代码: 浙江;3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致密 微米 al base sub
【说明书】:

发明提供了一种致密亚微米晶β‑Al2O3制品,其晶粒尺寸小于或者等于3μm,并且其致密度大于或者等于95%,该β‑Al2O3制品能够满足电池电解质、气体传感器,钠金属提纯等诸多领域获的实际需求。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采用固相反应制备β‑Al2O3粉体,结合液相辅助两段烧结制备β‑Al2O3制品的方法,该方法能够获得粒径小、致密度高的β‑Al2O3制品,并且在烧结过程中能够控制烧结温度在1450℃及以下,从而显著抑制了烧结过程中的Na元素扩散问题,简化了装置,降低了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β-Al2O3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致密亚微米晶β-Al2O3制品、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β-Al2O3是一种钠离子导体材料,因其在300℃即可具备高的钠离子电导率 (约0.2-0.4S/cm)而在高温钠电池(例如钠硫电池,钠-氯化镍电池(Zero Emission BatteryResearch Activities,ZEBRA)),气体传感器,钠金属提纯等诸多领域获得应用。在高温钠电池中,β-Al2O3一般作为电解质材料使用。其中, Na1.67Al10.67Mg0.67O17,Na1.67Al10.33Li0.33O17是β-Al2O3的两个经典分子式,在实际作为电解质使用时,为了提高强度通常会在其中加入一定量(≤50%)的掺杂 ZrO2

目前,通常采用烧结技术制备β-Al2O3块体制品,但是受制备技术限制,β-Al2O3烧结制品的晶粒尺寸在数十微米,并且机械强度较差。当β-Al2O3烧结制品作为电池中的电解质使用时,为了保证可靠性通常需要控制其厚度在2mm 以上,从而增加了电池内阻、增加了电池工作温度、影响了电池性能。为了增加β-Al2O3制品的致密度而提高其机械强度,目前烧结温度一般在1580℃以上,但是该烧结温度较高,导致严重的Na元素扩散,从而需要在烧结过程中对制品实行严格的密封,造成烧结装置复杂,效率低,成本高。

为了降低β-Al2O3制品的晶粒尺寸,同时提高其致密性,研究者采取了各种手段。南京工业大学杨辉教授课题组在文献:L.-P.Yangetal. CeramicsInternational40(2014)9055–9060中报道采用溶胶凝胶技术合成高活性纳米粉体,结合TiO2助烧剂获得了粒径数微米的β-Al2O3-ZrO2电解质,其机械强度有所提升,约200Mpa。美国PNNL国家实验室在文献:X.Lu et al.Journal of Power Sources 295(2015)167-174中报道采用TiO2与MnO2的助烧获得烧结制品的晶粒尺寸为数微米,最高密度为98.5%,但是该制品的SEM图片显示烧结样品中仍然残留有大量孔洞。

发明内容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31617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