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应用于智能家居平台的控制方法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0312327.1 | 申请日: | 2016-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4393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9 |
发明(设计)人: | 李雅杰;邢亮;王金莹 | 申请(专利权)人: |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6 | 分类号: | H04L29/06;H04L12/28 |
代理公司: | 北京英赛嘉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04 | 代理人: | 王达佐;马晓亚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应用于 智能家居 平台 控制 方法 装置 | ||
本申请公开了应用于智能家居平台的控制方法和装置。该方法的一具体实施方式包括:接收用户通过终端发送的登录请求,登录请求包括:平台账号、密码,平台账号为预先在智能家居平台上注册用于登录智能家居平台的账号;判断登录请求中是否包含平台标识,平台标识为用户在智能家居平台上注册成功时预先写入发出注册请求的终端中的标识;当登录请求中包含平台标识并且平台账号、密码与预设平台账号、密码匹配时,将用户的状态设置为登陆状态。实现了通过在注册过程中将平台标识发送至终端中进行存储,从而使得只有存储有平台标识的终端可以登录智能家居平台,提升了智能家居平台的安全性。进一步地,可以控制智能家居平台与多个第三方平台进行交互。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计算机领域,具体涉及智能设备领域,尤其涉及应用于智能家居平台的控制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智能家居设备中,对智能家居设备的控制方式为:通过输入账号和密码登录智能家居设备。然后,通过遥控器上的按键向智能家居设备发送控制指令,控制智能设备执行相应地操作。
然而,当采用上述方式控制智能家居设备时,一方面,仅依靠账号和密码对用户的合法性进行验证,当出现密码泄露的情况时,任何人均可能控制智能家居设备,安全性较差。另一方面,智能家居设备可执行的操作仅限于采集本地环境中的相关信息,缺乏与第三方平台的交互,导致功能较为单一。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应用于智能家居平台的控制方法和装置,用于解决上述背景技术部分存在的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应用于智能家居平台的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接收终端发送的登录请求,登录请求包括:平台账号、密码,平台账号为预先在智能家居平台上注册用于登录智能家居平台的账号;判断登录请求中是否包含平台标识,平台标识为用户在智能家居平台上注册成功时预先写入发出注册请求的终端中的标识;当登录请求中包含平台标识并且平台账号、密码与预设平台账号、密码匹配时,将平台账号设置为登陆状态。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应用于智能家居平台的控制装置,该装置包括:接收单元,配置用于接收终端发送的登录请求,登录请求包括:平台账号、密码,平台账号为预先在智能家居平台上注册用于登录智能家居平台的账号;判断单元,配置用于判断登录请求中是否包含平台标识,平台标识为用户在智能家居平台上注册成功时预先写入发出注册请求的终端中的标识;设置单元,配置用于当登录请求中包含平台标识并且平台账号、密码与预设平台账号、密码匹配时,将平台账号设置为登陆状态。
本申请提供的应用于智能家居平台的控制方法和装置,通过接收用户通过终端发送的登录请求,登录请求包括:平台账号、密码,平台账号为预先在智能家居平台上注册用于登录智能家居平台的账号;判断登录请求中是否包含平台标识,平台标识为用户在智能家居平台上注册成功时预先写入发出注册请求的终端中的标识;当登录请求中包含平台标识并且平台账号、密码与预设平台账号、密码匹配时,将用户的状态设置为登陆状态。实现了通过在注册过程中将平台标识发送至终端中进行存储,从而使得只有存储有平台标识的终端可以登录智能家居平台,提升了智能家居平台的安全性。进一步地,可以控制智能家居平台与多个第三方平台进行交互。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是本申请可以应用于其中的示例性系统架构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应用于智能家居平台的控制方法的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应用于智能家居平台的控制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适于用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应用于智能家居平台的控制装置的计算机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未经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31232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端对端数据中心性能控制
- 下一篇:接触结构及半导体器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