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力变压器可靠性评价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310410.5 | 申请日: | 2016-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84977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03 |
发明(设计)人: | 李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34 | 分类号: | G01N33/34 |
代理公司: | 焦作市科彤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33 | 代理人: | 张莉 |
地址: | 100031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绝缘纸 电力变压器 老化 糠醛 变压器 过滤器 可靠性评价 变压器油 绝缘性能 老化性能 寿命周期 热虹吸 吸附剂 吸附 预设 判定 测量 分解 | ||
一种电力变压器绝缘纸老化性能判定方法,通过对于变压器中绝缘纸老化分解的糠醛浓度进行测定,确定绝缘纸老化程度,从而确定其绝缘性能;通过绝缘纸的老化程度,能够确定变压器所处的寿命周期。其中,通过预设的变压器油以及吸附剂,降低热虹吸过滤器吸附糠醛对于测量结果的影响,提高测量的准确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绝缘纸以及绝缘油的检测,尤其是涉及通过变压器绝缘油的检测确定绝缘纸老化的检测方法。
发明内容
绝缘纸是油浸变压器的主要绝缘材料之一,包括:绝缘纸、绝缘板、绝缘垫、绝缘卷、绝缘绑扎带等,其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化学表达式为(C6H10O6)n,式中n 为聚合度。宏观的纤维素具有透气性、吸水性和吸油性,击穿强度、机械强度和耐热性均不高,干燥浸油后,可显著提高其电气性能。
绝缘纸在使用的过程中,受到热、机械、电综合作用的长期影响,会发生一系列的化学物理变化,导致绝缘纸的机械性能和电气性能逐渐降低,这个过程称之为绝缘纸的老化。变压器油纸绝缘老化是不可逆的化学反应过程。变压器油老化后可经滤油、换油处理恢复其绝缘性能,但绝缘纸因更换操作困难,因此在变压器长期连续运行可能出现问题的主要是绝缘纸的性能老化,变压器的整体寿命主要取决于绝缘纸的寿命。
聚合度是最能表征绝缘纸老化程度的指标,其从本质上揭示了绝缘纸的老化过程及严重程度。目前公认的标准是聚合度下降到500时,绝缘纸处于绝缘寿命的中期;当其下降至250时,认为绝缘寿命终止;当下降至150时,绝缘纸机械强度几乎为零。现有技术中,如200810040656.0的发明专利公开了这种通过绝缘纸聚合度的检测确定变压器寿命的方法。但是,绝缘纸聚合度检测需要采集变压器内部绝缘纸样本,在取样时需要停电,属于破坏性检测,所以聚合度测试法并不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监测方法。
糠醛是变压器绝缘纸老化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呋喃类化合物,在变压器正常运行温度范围内是液态,已证实变压器绝缘纸组合绝缘系统中油中糠醛仅来源于纤维素绝缘纸的老化分解。因此,利用测定绝缘纸老化分解并且进入绝缘油中的糠醛浓度来判断绝缘子的绝缘老化程度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方法。201410314162.2的发明公开了通过测定糠醛浓度确定电力变压器绝缘纸老化状态的评估方法。但是,该发明技术方案的缺点在于,对于存在热虹吸过滤器的电力变压器,其中的吸附剂会吸附绝缘油中的糠醛,导致不能测量到真实的糠醛含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改进的绝缘纸老化性能判定方法,能够解决现有技术的缺陷,降低热虹吸过滤器的糠醛浓度测量的影响,从而更好的确定变压器的寿命。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力变压器绝缘纸老化性能判定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在变压器制造时,向变压器油中注入一定的糠醛,使变压器油中的糠醛处于预设的浓度;(2)在吸附剂加入变压器的热虹吸过滤器前,通过将该吸附剂设置于上述预设浓度的变压器油中足够长时间,使其在该浓度的变压器油中达到吸附平衡;(3)在变压器的运行过程中,测定变压器油中的糠醛浓度;(4)通过测定的变压器油中的糠醛浓度以及预设的糠醛浓度,确定绝缘纸老化分解的糠醛浓度;(5)根据绝缘纸老化分解的糠醛浓度,确定绝缘纸的老化程度。
优选的,在所述步骤(1)中,使该预设的浓度设置为接近绝缘纸中度老化产生的糠醛浓度。
优选的,在所述步骤(2)中,使吸附剂保持在特定的温度达到吸附平衡。
优选的,在所述步骤(2)中,所述特定的温度位于变压器正常运行过程中变压器油的温度范围。优选的,该特定温度设置为65度。
优选的,所述吸附剂为硅胶。
优选的,所述步骤(3)中,所述变压器设置采样通道,通过对于运行中的变压器油进行采样,确定变压器油中的糠醛浓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未经国家电网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31041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