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对旋风机两级叶轮等功率第二级叶轮变转速匹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302712.8 | 申请日: | 2016-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909551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31 |
发明(设计)人: | 艾子健;吴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明学院 |
主分类号: | F04D27/00 | 分类号: | F04D27/00;F04D25/06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地址: | 365004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旋风 两级 叶轮 功率 第二级 转速 匹配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旋风机两级叶轮等功率第二级叶轮变转速匹配方法。
背景技术
对旋风机广泛应用于隧道、矿井、航空等领域。在设计工况,对旋风机具有流量大、压升高、效率高等优点,且两级叶轮的功率、压升特性大致相等,效率也较高。但在偏离设计工况时,两级叶轮的压升、功率和效率特性差别较大,尤其第二级的压升、功率、效率特性随流量变化剧烈,在小流量工况,第二级叶轮的压升与功率迅速升高,易出现电机过载烧毁的现象,在大流量工况,第二级叶轮的压升能力与运行效率迅速下降,甚至出现压升为零的状况,使得对旋风机高效工作范围变窄,工况适应能力差。出现上述问题的根本原因是,在两级叶轮等转速运行时,第一级叶轮的性能随流量变化不明显,但第二级叶轮的性能受流量变化的影响很大。小流量工况时,随流量减小第二级叶轮的压升和功率上升过快,导致了第二级电机过载;大流量工况时,随流量增大第二级叶轮的压升和效率下降过快。如何解决两级叶轮在偏离设计工况时性能不匹配,使得整机运行效率更高,高效运行范围更宽广值得深入研究。
基于对旋风机的上述不良现象,本申请发明一种能改善第二级叶轮在非设计工况时的性能的第二级叶轮变转速匹配运行方法。该方法能够提高大流量工况风机的压升与效率,扩大旋风机的高效工作范围和阻塞工况裕度,并能减小小流量工况时第二级叶轮的负荷,从而避免第二级电机过载烧毁的现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旋风机两级叶轮等功率第二级叶轮变转速匹配方法,该方法能够改善第二级叶轮的运行性能,提高大流量工况风机的压升与效率,扩大旋风机的高效工作范围和阻塞工况裕度,并能减小小流量工况时第二级叶轮的负荷,从而避免第二级电机过载烧毁的现象。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对旋风机两级叶轮等功率第二级叶轮变转速匹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实时测量第一级叶轮电机、第二级叶轮电机的输入功率N1、N2;
S2:实时计算两级叶轮的功率差值
S3:若两级叶轮的功率差值△N在误差极限范围内,即-ε<ΔN<ε时,保持第二级叶轮转速不变;若ΔN>ε时,则提高第二级叶轮的转速;若ΔN<-ε时,则减小第二级叶轮的转速;其中,ε为给定的误差极限;
S4:完成对旋风机两级叶轮等功率第二级叶轮变转速匹配,使得两级叶轮的功率在任意工况下均保持相同。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1中,分别通过第一功率传感器、第二功率传感器测量第一级叶轮电机、第二级叶轮电机的输入功率。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功率传感器、第二功率传感器均经一换线端子、一数据采集卡连接至一上位机的输入端,所述第一功率传感器、第二功率传感器将采集的输入功率N1、N2输入给所述上位机进行两级叶轮的功率差值计算。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上位机的输出端经一RS232接口、一RS232/485转换器、一变频器连接至所述第二级叶轮电机的控制端。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3中,通过所述变频器调整第二级叶轮电机的转速,实现第二级叶轮转速的提高及减小。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方法能够改善第二级叶轮在非设计工况下的性能,提高大流量工况风机的压升与效率,扩大旋风机的高效工作范围和阻塞工况裕度,并能减小小流量工况时第二级叶轮的负荷,从而避免第二级电机过载烧毁的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两级叶轮等功率第二级叶轮变转速匹配控制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第二级叶轮变转速匹配运行装置简易示意图。
图3为等转速运行及第二级叶轮变转速匹配运行时第二级叶轮的性能曲线对比图。
图4为转速运行及第二级叶轮变转速匹配运行时的整机性能曲线对比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具体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一种对旋风机两级叶轮等功率第二级叶轮变转速匹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实时测量第一级叶轮电机、第二级叶轮电机的输入功率N1、N2;其中,分别通过第一功率传感器、第二功率传感器测量第一级叶轮电机、第二级叶轮电机的输入功率;
S2:计算两级叶轮的功率差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明学院,未经三明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30271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石墨型挤塑板
- 下一篇:健身器材用精密无缝钢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