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模块化集成石竹复合墙体构件的制造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610301874.X 申请日: 2016-04-29
公开(公告)号: CN105863156B 公开(公告)日: 2018-01-12
发明(设计)人: 王戈;陈复明;程海涛;李海栋 申请(专利权)人: 国际竹藤中心
主分类号: E04C2/288 分类号: E04C2/288;E04C2/30;E04C2/40;B32B9/04;B32B9/02;B32B5/18;B32B1/06;B32B5/02;B32B27/02;B32B27/12;B32B3/08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100102 北***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模块化 集成 石竹 复合 新型 墙体 构件 制造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建筑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模块化集成石竹复合墙体构件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天然石材资源丰富、分布广泛,以大理石、花岗岩、砂岩石、石灰石最为常见。石材具有耐磨、耐久、耐水、抗风化能力强等特点,开片磨切后广泛应用于路面、墙面、桌面、建筑柱体等装饰材料和结构构件。但致密石材的密度较大,一般在2.5-3.1g/cm3,另外石材的材质脆,耐火性能差,且导热系数高,保温隔热性能差,很难直接当作构件被规模化地应用于高档建筑体系之中。我国是“竹子王国”,竹材资源丰富,竹林面积、竹材种类和蓄积量均为世界第一。同时竹材产业是我国为数不多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特色朝阳产业,竹产加工水平和研发能力均为世界之最。竹子的清秀坚劲、空心多节,代表着高风亮节和虚怀若谷的品质,被历代文人墨客所喜爱。另外,竹子的生长快、培育周期短、一次栽培可永续利用,同时具有轻质、高强、高韧、高弯曲延展性等优异的物理力学性能。

近些年,以竹集成材、竹蔑层积材、竹材定向刨花板、竹纤维板、竹重组材、竹束单板层积材为代表的竹材人造板被广泛应用于家具、建材、交通、装饰材和地板、梁柱、墙面板、屋面板等结构件。竹材人造板具有良好的物理力学性能和朴实大气的装饰效果,但环境适应性能有待进一步提高。作为一种天然生物质有机高分子材料,竹子是由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构成,具有多糖、淀粉等养分和亲水性基团,特别容易受到霉菌虫蚁的侵蚀和环境的劣化而发霉腐朽、降解变色。因此,目前大多数竹材人造板用于室内板材;户外用高耐候竹质板材需要经过特殊的防霉、防腐和防蚁处理,但长期暴露在大自然的日晒雨淋环境下往往效果欠佳。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模块化集成石竹复合墙体构件的制造方法,通过石材作为外防护墙板,充分发挥天然无机材料的防霉腐、防虫蛀、防水防潮、防变色、防冻耐磨、抗风化等高耐候性特点,同时保证墙体的结构稳定性。通过竹质板材用于内墙装饰板,充分发挥天然有机材料美丽的纹理、悦人的色泽、亲切的动感和湿度调节功能,予人舒适宜居,并利用竹纤维发泡材料、六棱圆竹筒作为中间层来保温、隔热和隔音。本发明的石竹复合墙体构件采用工厂标准化预制、现场模块化组装模式,生产效率高;同时集功能性与装饰性为一体,具有节能、环保和舒适的特点,可用于底层高端住宅、高级商业会所、政府办公建筑、园林式度假酒店和森林城市建筑等。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模块化集成石竹复合墙体构件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将天然石材切割加工成厚度为30-40mm的毛坯板,设定毛坯石板的基本宽度为1P、1.5P、2P,1P为基本模数为1220mm;高度可根据具体的建筑楼层高度来确定,基本高度模数以300mm为一个单元;

S2、对毛坯石板进行打磨抛光处理,保证其厚度尺寸、平整度和光泽度;

S3、将抛光后的石材定型切割,平面尺寸为300mm*610mm;并通过特殊的凿切加工,在石材板面两侧形成与石竹连接件相配合的公母榫槽;

S4、选用木质人造板作为内墙板,内墙板的厚度为8-10mm,设定宽度为1P、1.5P、2P,1P为基本模数为1220mm;高度可根据具体的建筑楼层高度来确定,基本高度模数以300mm为一个单元;

S5、沿内墙板宽度方向上每间隔一定距离设置龙骨柱,用于承受垂直载荷;

S6、在内墙体的四边龙骨柱上开一定深度的榫槽,其尺寸与卡扣式石竹连接件相配合;

S7、内墙板材涂刷清漆或木蜡油,提高耐水防潮、尺寸稳定性和光泽度;

S8、通过卡扣式石竹连接件与石材外墙板两边的公母榫槽、龙骨柱的榫槽无缝紧密连接,将所得石材外墙板与竹质内墙板形成统一的整体单元,得石竹复合墙体;

S9、在所得石竹复合墙体的靠近石材面设置防水透气膜,增加构件的透气防水性能;

S10、在所得的竹质内墙板中间注入竹纤维、淀粉木质素基可降解发泡材料或聚丙烯发泡材料,提高其保温隔热性能;或,根据墙体的力学设计要求,在所得的竹质内墙板中间放置纵向或横向的六棱竹筒柱体,增加墙体的稳定性能,并在竹筒中间和墙体其余空隙地方填充竹材液化发泡材料;

S11、采用玻璃胶对所得墙体连接件处、墙体与框架之间的微小空隙密封处理。

优选地,所述步骤S4中的木质人造板为竹集成材、竹地板、竹重材、竹材定向刨花板或其他木质人造板。

优选地,所述步骤S5中的龙骨柱材料为2*4英寸的竹木质结构材料,并用起钉枪将竹质内墙板与龙骨柱连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际竹藤中心,未经国际竹藤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30187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