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一体式旋转接头有效
申请号: | 201610301663.6 | 申请日: | 2016-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36881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2 |
发明(设计)人: | 王锋;董月超;邱少杰;李广敏;甘小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玲珑轮胎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39/06 | 分类号: | F16L39/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54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体式 旋转 接头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一体式旋转接头。
背景技术
旋转接头是一种将流体介质从静态系统输入到动态旋转系统的连接密封装置。目前公知的半钢子午线轮胎二次法成型机旋转接头是由三通、弹簧、弹簧垫、辅助密封圈、密封环、轴承、挡圈、外管组成,在使用过程中要求根据实际情况单独加工内管进行旋转接头、内轴、轴之间的装配。轴的连续正反向持续转动和点动要求及两道路径输气的使用特性,决定了在轴旋转过程中需弯头和三通静止不动,以保证在运行过程中气动管路不缠绕在旋转接头或轴上。内管与旋转接头进气端光面轴孔的配合形式,使内管与三通之间产生摩擦,且决定了需在轴上增加轴承进行支撑解决内管的支撑问题,保证内管两端密封不受太大的侧向力。然而,该结构内管脱离了外管和轴可单独旋转,单侧轴承的支撑方式对旋转接头侧的密封圈造成较大的受力,导致密封圈的使用寿命过短且轴端密封圈损坏后需拆卸轴承后进行更换。由于空间过小造成轴承极难拆卸,从而导致需很长时间进行密封圈更换,所以密封圈的频繁损坏对设备的生产效率造成严重影响。在一些要求空心轴空腔分为两路气体的场合,即需旋转接头上的内管超过轴长,且往往一些轴的长度超过1米,而内管长度越长两端的同轴度越不易保证,设备长期不间断的运行会出现轴承破碎及密封圈频繁损坏的问题。
因此,有必要提出有效的技术方案,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内管密封圈磨损小、支撑轴承易拆卸的一体式旋转接头。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一体式旋转接头,该旋转接头包括尾部具有径向进气口的弯头、具有进气口的三通、外管、内管和零件轴;所述三通的一端位于所述弯头内,所述三通的另一端通过轴承可旋转的与所述外管的一端连接,所述外管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零件轴,所述外管套设在所述内管外部,所述外管通过支撑板与所述内管焊接成一体式结构,所述内管的一端从外管内伸出至弯头内且与所述三通相接触、所述内管的另一端从外管内伸出至零件轴内。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板沿圆周方向均布于外管和内管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板为六个。
进一步的,所述外管的前端和所述三通通过密封组件密封,所述密封组件包括弹簧、安装于弹簧右端的弹簧垫、安装于弹簧垫右端的辅助密封圈、安装于辅助密封圈右端的密封环。
进一步的,所述密封环的材质为浸渍石墨材料。
进一步的,所述外管和所述零件轴通过外密封圈密封
进一步的,所述内管和所述零件轴通过密封圈密封。
进一步的,所述内管和所述三通通过内密封圈密封。
进一步的,所述内管和所述三通相接触处还设有密封环。
有益效果:
本发明在三通上设有油浸石墨密封环和增加密封圈,其中油浸石墨密封环在进气端起到一个辅助支撑的作用,减少内轴与三通之间的摩擦,减少提高了密封圈的使用寿命,提高了产品的密封效果,减少了密封圈的更换周期,即设备维护周期;
本发明使用外管、内管加支撑板的结构形式,实现了内管两端密封圈不受力,大大提高了密封圈的使用寿命,且同时解决了轴端密封圈更换难的问题;而内管出气端形式的可选择性,解决了空心轴空腔分为两路气体导致内管过长的问题。
附图说明
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一体式旋转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向剖视图。
图中,1、弯头,2、三通,3、内密封圈,4、密封环,5、弹簧,6、弹簧垫,7、辅助密封圈,8、密封环,9、轴用挡圈,10、轴承,11、孔用挡圈,12、外管,13、支撑板,14、内管,15、法兰,16、外密封圈,17、零件轴,18、密封圈,19、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玲珑轮胎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玲珑轮胎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30166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