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然通风冷却塔扩大单元制运行系统和运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300089.2 | 申请日: | 2016-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8357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8 |
发明(设计)人: | 杨文正;谭锐;邵峰;徐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电南京电力试验研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F27/00 | 分类号: | F28F27/00;F28B9/10;F01D25/32 |
代理公司: | 南京汇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8 | 代理人: | 张立荣 |
地址: | 210046***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然通风 冷却塔 扩大 单元 运行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自然通风冷却塔扩大单元制运行系统和运行方法,在两冷却塔之间设置循环冷却水回水联络管道及循环水回水联络门;两冷却塔分别在冷却水回水管路上设置了流量调节挡板。本发明实现了两座自然通风冷却塔之间的联通,火电厂单机组运行状态下将闲置的另外一台机组的自然通风冷却塔联通起来,实现一机两塔的模式,等同于将原有单元制运行时的冷却塔冷却能力提高一倍,可以有效的降低自然通风冷却塔的循环水出塔水温,提高凝汽器真空,改善火电厂的运行经济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自然通风冷却塔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然通风冷却塔扩大单元制运行系统和运行方法。
背景技术
自然通风冷却塔是火电机组冷端系统的重要设备,其冷却性能对凝汽器真空有着重要的影响。目前火电厂普遍存在对自然通风冷却塔重视程度不够的问题,日常维护投入的精力及物力较少,自然通风冷却塔的冷却性能较设计值低。
随着火电厂节能减排工作的逐步深入,火电机组冷端系统有了较大的优化。这些优化主要体现在:1、两台机组循环水泵出口母管联通;2、循环水泵高低速改造及优化运行;3、自然通风冷却塔填料及配水的优化。
近年来随着我国火电机组装机容量的迅速扩张,经济发展速度放缓,火电机组年利用小时数有所下降,许多火电厂机组一用一备的情况逐渐增多。
同一家电厂的两座自然通风冷却塔的冷却性能也存在差异,尤其是两台机组共用三台循环水泵,循环水泵出口母管联通时,经常会出现上塔水量不均的情况,从而导致两座自然通风冷却塔的循环水进出塔温差及冷却幅高等经济指标差异较大。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自然通风冷却塔扩大单元制运行系统和运行方法,实现一机两塔的模式,等同于将原有单元制运行时的冷却塔冷却能力提高一倍,可以有效的降低自然通风冷却塔的循环水出塔水温,降低冷却幅高,提高凝汽器真空,改善火电厂运行经济性。
本发明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自然通风冷却塔扩大单元制运行系统,
包括两组或者两组以上的循环水系统,以及设置在循环水系统之间的连接装置,所述连接装置包括设置在两循环水系统之间的循环冷却水回水联络管道、循环水回水联络门;每组循环水系统的冷却水回水管路上设置流量调节挡板。
主要由第一机组循环水系统和第二机组循环水系统组成,所述任一组循环水系统包括:
依次相连的循环水回水联络门、流量调节挡板、冷却塔、塔池、塔池出口滤网、滤网、启闭机、循泵、液控蝶阀、循泵出口联络门、凝汽器和凝汽器出口蝶阀,两组之间通过循环水回水联络门、流量调节挡板和循泵出口联络门相联通。
所述第一机组循环水系统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循环水回水联络门、第一流量调节挡板、第一冷却塔、第一塔池、第一塔池出口滤网;
所述第一塔池出口滤网分别与第一滤网、第一启闭机、第一循泵、第一液控蝶阀和第二滤网、第二启闭机、第二循泵、第二液控蝶阀相连接,然后共同连接第一循泵出口联络门、第一凝汽器和第一凝汽器出口蝶阀;
形成第一机组循环水系统。
所述第二机组循环水系统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二循环水回水联络门、第二流量调节挡板、第二冷却塔、第二塔池、第二塔池出口滤网;
所述第二塔池出口滤网分别与第三滤网、第三启闭机、第三循泵、第三液控蝶阀和第四滤网、第四启闭机、第四循泵、第四液控蝶阀相连接,然后共同连接第二循泵出口联络门、第二凝汽器和第二凝汽器出口蝶阀;
形成第二机组循环水系统。
调节所述流量调节挡板的角度来调节流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电南京电力试验研究有限公司,未经国电南京电力试验研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30008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模式无人驾驶航空飞行器
- 下一篇:一种冷却塔虹吸罩自动导流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