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包含成像部件的电梯轿厢有效
申请号: | 201610296434.X | 申请日: | 2016-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4469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4 |
发明(设计)人: | 张亦婧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11/02 | 分类号: | B66B11/02;G09F19/18 |
代理公司: | 上海浦一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11 | 代理人: | 张骥 |
地址: | 200245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包含 成像 部件 电梯 | ||
1.一种包含成像部件的电梯轿厢,其特征在于:包括轿顶组件、轿底组件(56)、两个轿厢侧壁、轿厢前门、轿厢后壁或轿厢后门;
所述轿厢侧壁或轿厢后壁由一块或多块轿壁组成,其中至少一块轿壁为成像部件(3);成像部件(3)通过固定部件(5)与轿顶组件和轿底组件(56)固定连接;
成像部件(3)用于显示部件(2)的成像;显示部件(2)通过信号线连接显示控制模块(1),显示控制模块(1)控制显示部件(2)输出影像;显示部件(2)为一个或多个;
显示控制模块(1)传送视频信号给显示部件(2),显示部件(2)通过成像部件(3)显示画面,从而实现电梯轿厢内的图像显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含成像部件的电梯轿厢,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部件(2)固定于轿厢的外部;显示部件(2)为短焦背投投影仪或者显示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含成像部件的电梯轿厢,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像部件(3)包括成像层(31)和面板层(32),成像层(31)与面板层(32)贴附固定在一起;成像层(31)用于呈现显示部件(2)输出的影像,形成成像部件(3)的成像区域;面板层(32)为透光材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包含成像部件的电梯轿厢,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像部件(3)的可视区域为:由轿顶组件的下表面、轿底组件(56)的上表面在成像部件(3)垂直方向上的投影线与成像部件(3)相邻的轿厢侧壁的拼缝线所围成的区域构成;可视区域为成像区域的一部分或全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包含成像部件的电梯轿厢,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层(32)的材料为玻璃、钢化玻璃或者透明亚克力。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含成像部件的电梯轿厢,其特征在于:所述轿厢内还设置有触控部件(4);触控部件(4)接收用户指令,并将输入信号传递给显示控制模块(1),从而实现人机交互。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包含成像部件的电梯轿厢,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部件(4)为体感设备或纳米触摸膜。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含成像部件的电梯轿厢,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部件(2)为短焦背投投影仪,固定于轿厢外部的轿顶上方,能够将图像投射到成像部件(3)上;
成像部件(3)的成像层(31)为镜面背投成像膜,镜面背投成像膜贴附于面板层(32)的背面;
成像部件(3)的上下两端分别通过固定部件(5)与轿顶组件和轿底组件(56)固定连接;
所述固定部件(5)包括一根方钢(52)及两块侧压板(53),方钢52的前后两侧面分别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侧压板(53);两个侧压板(53)的一端从前后两侧将成像部件(3)夹持固定;成像部件(3)的前后侧面与侧压板(53)之间分别设置有用于缓冲的硅胶垫片(51);
所述轿顶组件包括轿顶帽组件(55)和轿顶装饰层组件(54);
成像部件(3)上端的固定部件(5)的方钢(52)的顶面通过螺栓固定连接轿顶帽组件(55),成像部件(3)的顶面与该方钢(52)之间设置有用于缓冲的硅胶垫片(51);
成像部件(3)下端的固定部件(5)的方钢(52)的底面通过螺栓固定连接轿底组件(56),成像部件(3)的底面与该方钢(52)之间设置有用于缓冲的硅胶垫片(5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96434.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机器人乘坐电梯时的楼层监测方法和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多级缓冲的电梯桥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