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厂双源双背压多网余废热能供热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10295143.9 | 申请日: | 2016-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8307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31 |
发明(设计)人: | 吴荣华;刘志斌;张承虎;陈克秀;陈熙荣;曲鹏;夏明赫;黄博皓;隋熔羽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悦 |
主分类号: | F24D1/04 | 分类号: | F24D1/04;F24D1/08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成律师事务所 11646 | 代理人: | 王小梅 |
地址: | 163000 黑龙江省大庆市让胡路区***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厂 双源双背压多网余废 热能 供热 系统 | ||
本发明一种双源双背压多网余废热能供热系统,包括:调峰蒸汽锅炉及其背压装置,电厂背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背压装置间,依次连通分流式蒸汽加热装置,常年用热系统调峰蒸汽锅炉房,蒸汽热泵装置,电热原装置,低温用热区,网外用热系统,各种余废热能汇集装置。它使区域内电厂大量背压满发,充分的利用了区域内的余废热能,产生巨大的节能经济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利用热电厂余废热整合其所在区域内多种用热功能的集中供热系统,具体是电厂双源双背压多网余废热能供热统。
背景技术
目前,在同一区域内存在热电厂,常年和季节性化石燃料锅炉各自独立运行而热电厂的冷凝及区域内的余废热能未被充分利用的情况。自2004年发明热电厂冷却循环水热泵集中供热系统方法以来,冷凝冷却热能热泵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和广泛的应用,但由于单网运行回水温度较高,热泵出水温度偏低,热电厂冷凝热量利用的并不充分,特别是北方寒冷地区冬季冷却循环水温度低,热泵出水温度低于热网回水,权威专家甚至给出了北方寒冷带电厂不能作热泵的结论。热电厂都有固定的冬季负荷不能为常年用热系统提供热源,夏季又因没有热负荷而不能满发或停发,使本可因有常年稳定用热负荷可大量背压满发的热电厂不能充分发挥效益。在大热网输配调整,小温差换热、热泵应用技术日益成熟完善的今天,区域余废热能不能充分利用,不符合节能减排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电厂双源双背压多网余废热能供热系统,它是将热电厂的冷凝废热及区域内其它的余废热能整合汇集输送给其周边的常年及季节性的生产、生活热用户,替代节约化石能源。为了克服热电厂冬季峰值区期不能同时满足区域多种热需求的问题。将区域内常年用热系统和热水锅炉供热的部份或全部生产生活用热荷,通过“并撤”改建成蒸汽锅炉,整合区域内低温用热负荷,建立低温用热区,加装热泵装置等工作。使热电厂的余废热能常年成为区域内主要供给热源。在冬季用热峰值区间,逐步启动蒸汽锅炉,产生蒸汽并通过蒸汽驱动热泵,产生的热量做为调峰补充热源。热电厂常年满发从节能及经济效益上都有极大价值;调峰锅炉供热所需化石燃料产生蒸汽在经过背压发电及驱动热泵后再变成热能的过程,充分发挥了化石燃料作功高温价值,在没有新增区域的燃料消耗的前提下,利用了热电厂冷凝废热及区域内余废热能全部替代了常年用热系统的燃料。能在区域内有制冷需求时为热水制冷机提供热源;为区域内热水用户提供廉价加热热源。本系统为国家的电力供给侧改革提供技术支撑。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电厂双源双背压多网余废热能供热系统。包括,分流式蒸汽加热装置,热电厂余废热能调控中心,常年用热系统,调峰蒸汽锅炉房,区域供热网,背压装置,热泵装置,余废热加热装置等。
所述的常年用热系统是指油田生加热及生产生活的常年热用户。
热电厂冷却循环水与区域余废热能可以源自不同企业。
热电厂余废热能调控中心由原热电厂供热系统改建。
区域内其它热网是指区域内常年用热系统,热电厂供热系统,调峰蒸汽锅炉房以外的区域内供热系统。
低温供热区由本网低温区及区域内其它热网的低温热用户“摘并”扩建组成。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积极效果:本发明一种电厂双源背压多网余废热能供热系统使热电厂在大量背压常年满负荷工况下生产,节能增效;替代了常年用热系统的化石能源;将原整个采暖季全开供热锅炉变成了调峰运行工况锅炉,节约大量必耗能源;变热水炉为蒸汽锅炉,背压发电,蒸汽驱热泵将化石能源作功高温价值充分发掘出来,相当于没有能源消耗的前提下利用了热泵装置;本发明同时充分保证热泵以高能效的工况,在供热期间近乎满负荷运行,比常规热泵装置更加高效合理的利用了热电厂及区域内的余废热能,替代区域必须消耗的一次能源,在给热电厂带来巨大节能与经济效益的前提满发多发了电力,这一点在国家电力侧供给改革政策背景下尤为重要。
附图说明
图1是区域原独立热网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悦,未经周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9514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