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不停车旅客上下车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610294090.9 | 申请日: | 2016-05-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748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20 |
发明(设计)人: | 王非凡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非凡 |
主分类号: | B61B1/00 | 分类号: | B61B1/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高桂珍 |
地址: | 221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停车 旅客 下车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交通运输系统,尤其是一种不停车旅客上下车系统。
背景技术
铁路的提速对于中国百姓来说早已不陌生,从1997年开始,中国铁路掀起了大规模的提速热潮,越来越多的线路区段的时速节节攀高。同时铁路提速,也为企业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显然“提速”这两个字意味着交通、运输、旅游等经济事业的进一步发展,但是由于需要停靠站,否则让旅客无法上下车,在停车时必须先要减速,从车速二三百公里时速慢慢减到几公里的车速,然后才可以再停车,当开动时,车速又要从零起步不断的再加速,这样一减一停再一加一快,仅仅停车的程序无形中就占用了许多宝贵的时间,使得经过努力提高的速度无形当中又大大打了折扣,如此,这种线路上多次停车的车程也大大增加了整段线路的用时,同时由于铁路提速的限制,不仅停车的站点间距明显的加大,并且还使得停靠的站点也在减少,造成线路资源的浪费,上下车的旅客,还需再分散乘车到达车站和各自的目的地,无形之中,给旅客不仅造成了不便,同时也浪费了社会交通的资源,对此目前也没有很好的解决办法。
发明内容
为了实现在短时间内快速直接有效的达到提高火车的速度,同时又不给旅客造成不便和麻烦、不浪费社会交通资源的问题;该发明提供一种不停车旅客上下车系统,不停车旅客上下车系统能够运用在铁路、公路等各种种类的交通运输方式上,能够完成从站台到目的地中间进行不间断的运行,始终不需要停靠任何站点,就能够不需要停车快速到达目的地,其结构简单可行,它不仅能够使乘坐高速火车的旅客上下车的站点大量增加,并且还能够实现随时随地的上下车,大大的节省整段旅途的耗时,这是再提速的新开始。
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不停车旅客上下车系统,包括:高速火车、接送车、铁路轨道、上客车厢、接客车厢、下客车厢、上客主动辊、上客传动带、接客主动辊、接客传动带、接客从动辊、上客从动辊;该不停车旅客上下车系统,在正常运行铁路轨道旁,设置有同速运行的上下客接送车,该接送车由专人驾驶,该接送车的车厢上,设置有上客车厢和容纳下客车厢的车位,,在上客车厢中,设置有横向运行的上客主动辊和上客从动辊,在上客主动辊和上客从动辊上匹配装有横向的上客传动带,在上客传动带上,匹配安装有上客车厢,该上客车厢上乘坐有需要登乘高速火车的旅客,在接送车的另一个接客车厢上和高速火车上,,设置有接客主动辊和接客从动辊,在下客主动辊和下客从动辊上,匹配有下客传送带,该下客传送带顺逆时针转动,即能够承接高速火车上的下客车厢和接送车上的接客车箱,同理,在铁路轨道上的高速火车的车厢上,同时也对应的设有接客主动辊和接客从动辊,其接客主动辊和接客从动辊上匹配套装有接客传动带,该接客转动带的设置是为了承接接送车上上客车厢的旅客,另外在该高速火车上的另一个车厢上,也设有同样的下客车厢,下客车厢上设有下客主动辊,下客从动辊及外包的下客传动带,在接送车与对应的高速火车1上一侧装有相互吸引连接增加同步固定的电磁铁。
当铁道上的高速火车到站时,运送旅客的接送车,由专人驾驶,以同样的速度与高速火车同步并排运行,使接送车与高速火车之间呈现相对静止状态,此时,高速火车和接送车的司机,同时开启同步固定电磁铁,使两车固定,并同步开启接送车中的上客传送带和高速火车上的接客传动带,以及高速火车上的接客传动带和下客传动带,并保持同步运行,促使乘坐在接送车上的上客车厢和高速火车上的下客车厢在两车相对静止的状态下,在数秒时间内或者数十多秒时间内,即能够快速安全的完成旅客的上车作业和下车作业。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不停车旅客上下车系统能够运用在铁路、公路等各种交通运输方式上,不单是从运输工具本身提高速度,而是换一个新颖的方法,即能够解决上下车站台稀少的问题,而且能完成从站台到目的地中间中间进行不间断的运行,始终不需要停靠任何站点,就能快速到达目的地,其结构简单而行,它不仅能够使乘坐高速火车的旅客上下车的站点大量增加,并且能够实现随时随地的上下车,大大的节省整段旅途的耗时,这是再提速的新突破。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不停车旅客上下车系统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2是接送车上车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1中:1.高速火车、2.接送车、3.铁路轨道、4.上客车厢、5.下客车厢、6.接客车厢。
图2中:7.上客主动辊、8.上客传动带、9.接客主动辊、10.接客传动带、11.接客从动辊、12.上客从动辊。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非凡,未经王非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9409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旋转滑行装置
- 下一篇:确定驾驶趋势的方法及利用该方法控制换挡的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