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异极性荷电雾滴聚并除尘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292873.3 | 申请日: | 2016-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97524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0 |
发明(设计)人: | 王贞涛;夏磊;朱忠辉;郭天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50/00 | 分类号: | B01D50/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201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极性 雾滴 除尘 装置 方法 | ||
1.一种异极性荷电雾滴聚并除尘装置,具有一个上端封闭的筒体(23),筒体(23)下端连接废液收集箱(10),其特征是:筒体(23)内部设有位于同一高度位置的左侧、右侧过滤网(2、19),两个过滤网(2、19)的正下方间隔一定距离设置多孔球过滤层(8)和沙砾过滤层(9),多孔球过滤层(8)紧密叠放在沙砾过滤层(9)上,两个过滤网(2、19)、多孔球过滤层(8)和沙砾过滤层(9)将筒体(23)内部分成上、中、下三个腔室,上腔室两侧设有沿筒体(23)的中心轴对称布置两个进风通道,每个进风通道中装有一个引风机;两个引风机(1、18)之间的正中间设有一块隔板(21),隔板(21)将筒体(23)上腔室分成左预处理室(22)和右预处理室(20),隔板(21)的底部连接在两个过滤网(2、19)之间,隔板(21)的其余部分与筒体(23)内壁密封连接;在筒体(23)中腔室的侧壁上连接沿筒体(23)中心轴对称且从筒体(23)外部伸入筒体(23)中的左、右两个毛细管雾化喷嘴(5、15);左侧的毛细管雾化喷嘴(5)喷雾出口处前方形成负静电雾化区(3),右侧的毛细管雾化喷嘴(15)喷雾出口处前方形成正静电雾化区(17),正静电雾化区(17)和负静电雾化区(3)正下方处形成雾化聚并区(11);左侧毛细管雾化喷嘴(5)下方设有与负高压静电发生器(6)相连的负电晕放电电极(7),右侧毛细管雾化喷嘴(15)下方设有与正高压静电发生器(14)相连的正电晕放电电极(13),正电晕放电电极(13)和负电晕放电电极(7)均连接筒体(23)中腔室的侧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异极性荷电雾滴聚并除尘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多孔球过滤层(8)中设有直径为10.0mm的空心小球,所述沙砾过滤层(9)中设有粒径为1.0~2.0mm的沙砾填充物,沙砾过滤层(9)的上下厚度为8.0~10.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异极性荷电雾滴聚并除尘装置,其特征是:两个过滤网(2、19)均通过支架可拆卸式连接筒体(23)内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异极性荷电雾滴聚并除尘装置,其特征是:两个毛细管雾化喷嘴(5、15)的内径均是0.6~1.6mm,在沿水平方向呈-30°~30°的范围内可调。
5.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异极性荷电雾滴聚并除尘装置的除尘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A、两个引风机(1、18)分别将含尘气体输送入上腔室中,在隔板(21)的作用下,含尘气体粉尘、含尘气流分别进入两个预处理室(20、22)中,向下经过两个过滤网(2、19)将含尘气体中的植物纤维性粉尘及较大粉尘颗粒过滤掉,过滤后的粉尘和气流向下分别进入负静电雾化区(3)和正静电雾化区(17);
B、两个毛细管雾化喷嘴(5、15)在对应的负电晕放电电极(7)和正电晕放电电极(13)的作用下,在负静电雾化区(3)和正静电雾化区(17)形成稳定的锥射流雾化,分别在负静电雾化区(3)和正静电雾化区(17)产生带有不同极性的两种雾滴或雾滴群以吸附含尘气体的细微粉尘,并在气流与重力的作用下进入雾化聚并区(11),实现正负荷电雾滴的聚并,形成尺度较大的液滴;
C、聚并后的液滴经过多孔球过滤层(8)和沙砾过滤层(9),对未被液滴吸附的含尘气体进行吸附与净化,液滴滴落后被收集在废液收集箱(10)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除尘方法,其特征是:两个引风机(1、18)以0.8~1.0m/s的速度将含尘气体输送入上腔室中,在负静电雾化区(3)和正静电雾化区(17)中的带电雾滴粒径为15~30μ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大学,未经江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92873.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内燃机的燃料喷射系统
- 下一篇:家庭娱乐系统及其控制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