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孔间同轴度误差检测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610292642.2 | 申请日: | 2016-05-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838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20 |
发明(设计)人: | 曹智睿;王栋;吴国栋;田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B21/24 | 分类号: | G01B21/24 |
代理公司: | 长春菁华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 22210 | 代理人: | 王莹 |
地址: | 130033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同轴 误差 检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械加工与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孔间同轴度误差检测 装置,尤其适用于检测超大型零件内孔间同轴度。
背景技术
在生产实践中,为了组装需要,经常要求分别位于相互平行两板上的两孔 位于同一轴线上,尤其对于高精度要求的设备,孔间的同轴度要求极其严格。 在国家机械行业标准《JBT7557-1994同轴度误差检测》中介绍了两种适用于孔 型零件的同轴度误差检测方法及装置。一种是准直法(瞄准法),其检测装置包括 激光准直仪和目标靶,但是准直法在检测时需根据被测内孔直径的不同采用不 同的支撑器具,使靶的中心与被测内孔的圆心重合,这一操作过程繁琐,且靶 中心与被测内孔圆心的重合精度难以保证,最终将影响同轴度误差的测试精度。 另一种是三坐标法,其检测装置为三坐标测量机,但是三坐标法检测受外形尺 寸和重量的限制,超大型零件往往不能在三坐标测量机上进行检测;三坐标测 量机是大型检测装置,不能随便移动,也不能对超大型零件随时随地进行检测; 且用三坐标法检测内孔间的同轴度时,要求内孔沿轴线方向有足够长的距离, 此时三坐标测量机可以准确地拟合出内孔的轴线,当内孔沿轴线方向的长度很 短时,三坐标法的拟合测量精度难以保证。
为解决上述问题,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同轴度检测装置(公开号104048586 A),该检测装置用于检测一工件相对的第一孔及第二孔的同轴度是否合格,该 装置包括一定位杆及一测量杆,定位杆包括一头部,头部前端设有一圆锥状的 定位部,定位杆沿轴向设有一通孔,测量杆可轴向滑动地穿过该定位杆的通孔, 测量杆的前端设有一直径略小于该第二孔的直径的测头,检测时,定位杆的定 位部的前端伸入该第一孔并使得该定位杆的定位部的锥面抵顶该第一孔的孔 壁,使测头朝向该第二孔,滑动该测量杆,若测头能够伸入该第二板的第二孔, 则第一孔及第二孔的同轴度合格,否则,第一孔及第二孔的同轴度不合格。但 是该检测方法检测精度仍然偏低,检测结果存在偏差,不能真实的反应两个内 孔间的同轴度差异,并且灵活性差,如果第一孔孔径变化,就无法调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孔间同轴度检测装置检测精度低、灵活性 差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孔间同轴度误差检测装置。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孔间同轴度误差检测装置,包括底座、三个以上的基准支柱、旋转手轮、 检具支撑架、第一定位支杆、第二定位支杆、测头支架、测头固定件和电感仪 测头;
所述底座上设有通孔;
所述基准支柱固定在底座的边缘上,所有基准支柱的端面在同一个平面A 内;
所述检具支撑架固定在底座的通孔的边缘上;
所述旋转手轮安装在底座的通孔内,且与检具支撑架同轴;
所述第一定位支杆和第二定位支杆互相垂直,分别设置在检具支撑架外壁 的下部,均与检具支撑架螺纹配合,并通过螺母锁紧,且第一定位支杆和第二 定位支杆均垂直于检具支撑架的中心轴,第一定位支杆和第二定位支杆到平面A 的垂直距离相等;
所述测头支架固定在检具支撑架的顶端,测头支架上设有测头滑动槽;
所述测头固定件设置在测头滑动槽内,电感仪测头固定在测头固定件上且 与第一定位支杆平行,电感仪测头随测头固定件在测头滑动槽内沿检具支撑架 的中心轴方向移动并定位;
所述第一定位支杆、电感仪测头和检具支撑架的中心轴共面,且该平面垂 直于平面A。
进一步的,所述基准支柱与底座螺纹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为圆盘,底座的通孔为中心通孔。
进一步的,所述检具支撑架为圆形管,检具支撑架与底座同轴。
进一步的,所述基准支柱为三个,且沿圆周均布。
进一步的,所述电感仪测头通过紧定螺钉固定在测头固定件上。
进一步的,所述测头固定件为套筒。
进一步的,所述测头固定件在测头滑动槽中通过紧定螺钉定位。
进一步的,所述底盘、检具支撑架和测头支架一体成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9264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